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上海戶籍改革:僅試行三年給人想像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7:15:40  


 

  加盟東方衛視後,駱新出任創意總監,幷擔綱《走近他們》、《深度105》欄目主持人,同時承擔策劃大型節目的重任。他屢屢獲獎,還成爲市政協委員。

  在日常生活中,他和妻子女兒住在浦東自己購置的商品房內,覺得自己和其他上海人沒啥本質區別。“我之前和東方衛視公司簽合同,但由于文廣集團改制,把這家公司改回事業部,現在就和靜安勞務服務公司簽合同。我其實是人才派遣制,和編制內員工同工同酬。”

  但是,每年居住證到期續辦時,駱新就明白自己不拿上海戶口的麻煩有多大了。“雖然集團人事儘量幫忙了,我只要提供資料、簽字、填表就行了。但很多事只能自己本人去辦,例如拍照。”駱新最近弄丟了一次居住證,不得不補拍。

  麻煩的事情還不止于此。作爲一名電視人,駱新經常會出境製作節目。“幸好上海外辦效率很高,我的因公護照出境很方便,但因私護照就沒那麽走運了。”如果駱新要和家人出境游,不得不回北京辦理,當天還不能拿,因此至少來回兩次。“我前一陣子想去香港看一個朋友,我和老婆女兒的證件必須都到北京辦,有時不能一下子全辦下來,最後變成我們分批去香港。”

  最讓駱新擔心的是女兒的上學問題。“我女兒15歲,在上海念初三。今年她要考高中,需要出具居住證。這個其實也沒什麽,只是她和其他上海戶口同學不一樣的是要提供一些證明,證明她的戶籍、住處、民族等,這些都是我親自跑到到浦東新區社發局辦的。”駱新爲了女兒的事,沒少跑北京。

  當年薑昆有個著名相聲段子《著急》,提到主人公老紀的小孩入托的事。因爲孩子不屬于幼兒園那一片管區,所以幼兒園要讓老紀所在的工廠開介紹信,介紹到幼兒園。但工廠希望托兒所先開介紹信,否則覺得沒必要先給幼兒園開……等到老紀兩邊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終于讓兩邊開好了介紹信,他的孩子都六歲半了。

  駱新的女兒最近也遇到類似情况。“我女兒的民族跟著我愛人一樣是滿族。雖然北京戶口本上寫著她是滿族,但上海這邊需要我到北京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再開一次證明。而北京那邊認爲戶口本已經注明了,沒有必要再開一次。我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好幾回。”駱新認爲,京滬兩地很多政策不接軌,讓拿居住證的人日子過得不安心。

  如今,已是上海市政協委員的駱新迫切感到自己需要一個上海戶口。“按照規定,除了港澳人士,在上海的政協委員必須有上海戶口。”駱新笑稱,“爲了不讓有關部門爲難,弄得我不辦也不行了。”

  駱新的愛人周女士也有好幾次拿到上海戶口的機會,但她都放弃了。她說,她和駱新到上海後爲了戶口的事討論了好幾回,覺得上海和其他很多中國大城市今後的發展趨勢就是逐步放開戶口限制,讓人才實現真正的自由流動:“我們一直認爲女兒長大成人的時候,戶口就不是一個羈絆了。”

  駱新也表示:“一座城市的戶口吸引力其實幷不大,關鍵是它是否能够提供一定的平臺和資源。如果其他地方有更好的職業發展,我相信大多數人才也會考慮離開上海另謀高就的。只是在當下,對于一個有小孩的在上海的家庭而言,上海戶口才顯得相對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