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四海連動下中美競合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8-10-16 00:12:31  


 
  第二,中美綜合實力的對比已發生變化。中共雖強調不做霸權,但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已對特朗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形成有力挑戰。例如,美國擔心“一帶一路”建設將使中共走向海洋,進而挑戰美國傳統的海上強權地位;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國大陸製造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已對美國的傳統優勢形成挑戰;隨著中共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也將動搖美元享有的金融霸權地位;更重要的是,習近平上任後強調“文化自信”,讓美國主導的西方文明受到挑戰,形成了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筆下的“文明衝突”。美國特别重視中共和俄羅斯花費鉅資,運用諸如人文交流、文化活動、教育項目以及傳媒和信息項目等各種手段,在世界各地營造公共輿論和觀念。美國學者認為,這種影響既不像“硬實力”那樣具有強制性,也不像“軟實力”那樣具有“魅力攻勢”,因此他們稱之為“銳實力”(sharp power)。〔12〕

  第三,特朗普的政策取向雖缺乏足夠的穩定,但他個人抗拒全球化的態度卻非常明顯。例如,特朗普強調美國並沒有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巴黎氣候協定”等多邊協議獲利,故主張以單邊主義和雙邊談判來達成“美國優先”的目標。

  雖然特朗普經過與習近平的多次會晤後,建立了層次更高、協商議題更廣的溝通管道,即從戰略及經濟對話,擴大至包括外交安全、全面經濟、執法和網路安全,以及社會和人文等四項領域。尤其針對敏感的軍事安全部分,兩國提出了建立“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的構想,以避免危機升高。但畢竟這衹是曇花一現的美景,中美關係還是呈現嚴重的“戰略互疑”,歸根結柢,還是因為美國對於“中國崛起”存在的疑懼。

  為了維持其在亞洲的霸權地位,美國運用下列經濟、軍事和聯盟體系等傳統對外政策工具,來對中共進行全面性的戰略圍堵。

  在經濟領域方面,特朗普先以“301條款”挑起中美貿易爭端,再以“中興通訊事件”為工具,把戰場擴至科技領域。雖然雙方一度達成“停戰協議”,但特朗普的商人性格,不會讓他輕易放棄手中擁有的經貿牌。白宫於2018年6月15日宣佈對500億美元大陸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13〕中共有備而來,隨即還以顏色,一場貿易戰爭看似難以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