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創意十足的“朕知道了”膠帶

http://www.CRNTT.com   2013-07-09 11:03:24  


台北故宮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紙引網友熱捧
  中評社北京7月9日訊/據媒體報道,日前,台北故宮推出的、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引起兩岸網友瘋狂討論及購買。紙膠帶乃尋常之物,台北故宮添加了什麼元素令網友如此心動?《南方日報》今日登載署名潮白的評論文章“創意十足的‘朕知道了’膠帶”,內容如下:  

  台北故宮博物院新近推出的一款紙膠帶,讓網友瘋傳、討論,直呼超想收藏。紙膠帶乃尋常之物,台北故宮添加了什麼元素而令網友如此心動?在於上面印著康熙皇帝的手跡:“朕知道了。”台北故宮抓住了區區幾個字中流露出的那種霸氣,當作文化產品進行“開發”。這種做法實在值得北京故宮借鑒。

  由於歷史的原因,故宮博物院有兩個,除了台北後建的這個,還有一個正宗的,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是也。北京故宮我以前常去——當然那是有年頭的事情了,票價還沒那麼死貴的時候;台北故宮還從來沒有去過。但是說老實話,我好像對台北故宮更熟悉一些。北京故宮只是熟悉它的建築,就是那一大片的房子,對台北故宮則是通過間接渠道熟悉它的文化內涵。而文化正該是兩地故宮發揮自身優勢且能夠散發出十足魅力的地方。沒去過的地方卻言熟悉,這樣說話似乎有邏輯不通之處,但事實卻的確如此,主要是手邊幾乎沒有關於北京故宮的令人愛不釋手的文化產品。相反,“低首”所見,倒都是台北故宮的。

  比如我現在用的鼠標墊就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一部分,一套四枚書簽是歐陽修、蘇東坡他們的書法,名片盒、鎮紙上面,也都是台北故宮藏品的複制。知道我有點收藏癖好的朋友,自那里歸來大抵都送一兩件,關鍵是這些精致淡雅的東西“拿得出手”。北京故宮呢?讓人見識其文化的途徑似乎只有出郵票之一途。而即便是郵票,台北故宮的品種也比北京故宮的多得多。北京故宮的基本上是古畫,台北故宮的,光是在下收集的,就有玉器、珐琅器、漆器、青銅器,前十八寶、後十八寶等,目不暇接;就單拎古畫這一項吧,台北故宮又勝一籌,《十駿犬》、《百馬圖》、《出警圖》、《入蹕圖》……太多了,一旦匯集在一起,那是怎樣一種潤物無聲的文化普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