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故宮文物遷台的傳奇內幕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9:50:23  


台北故宮
  中評社北京2月2日訊/上海《文匯讀書周報》日前刊載書摘“故宮文物遷台的傳奇內幕”,文章如下: 
 
  中國有兩座故宮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現實的存在,也是歷史的一種懷念與情緒。60年前,中國內地的那場戰爭使60多萬件的珍寶漂洋過海到了台灣。《〈故宮〉導演看台北故宮》一書不僅記錄那一件件國寶的遷轉、顛沛,展示它們曾經的傳奇和現在的精彩,而且要講述一些震蕩中國人心靈和情感的故事,更要表達一些隱藏在我們內心的某種情感,某些你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第四次遷移:倉皇海滬輪

  1948年底,第二批文物很快挑選了出來。這是遷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共3502箱,包括故宮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中央圖書館462箱、中研院史語所856箱、北平圖書館18箱。其中故宮運出的文物尤為重要,不僅有宋元瓷器精品和存在南京的全部青銅器,還包括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和離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共七部,故宮文淵閣所藏是第一部,也是繕寫得最為完整的一部,共3459種,36609册。《四庫全書薈要》系四庫全書重要部分的摘錄,供皇帝隨時取閱之用。全書仍分經、史、子、集4部,473種,11178册。《四庫全書薈要》共繕寫了兩部,一部存於紫禁城禦花園的離藻堂,另一部存於圓明園味腴書室,後毀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時。也就是說,運去台灣的這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已是世上所存之唯一了。

  負責押運這批文物的人是:故宮博物院的那志良、吳玉璋、梁廷煒、黃居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李霖燦、周鳳森、高仁駿;中央圖書館的蘇瑩輝、昌彼得、任簡;中研院史語所的董同和、周法高、王叔岷。

  第二批國寶運到了下關碼頭,等待裝船,但這時的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已經再也派不出一艘軍艦了。杭立武只得與招商局聯繫,包租了招商局的輪船海滬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