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反貪腐三十年 老幹部齊聲說“殺”

http://www.CRNTT.com   2008-12-01 09:27:43  


 
  反腐中國模式

  與林喆的書出版同年,1997年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開始實施,其中的一條規定,讓檢察官們面對某些智商更高的貪腐嫌疑人時,有些束手束腳——在偵查過程中,不得傳喚嫌疑人超過12小時,不得連續傳喚。

  一次,童海保偵辦了一起警察接受賄賂徇私枉法的案件,對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探長。

  來到檢察院後,他將六盒煙往桌上一撂,就沉默不語了。面對反複詢問,他反問說:“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上,你會說嗎?”12個小時一到,熟知法律的探長起身離開。無奈中,童海保求助於紀檢部門對這名警察進行了“雙規”。在被“雙規”的第五天,這名警察交代了受賄的事實。

  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紀檢機關開始成為反腐戰線中最有力的機構。

  在此前,中國重要的反腐力量有三支,在黨的內部有紀檢機關,在政府序列有監察機關,在司法序列則是檢察院的反貪局。1993年,中紀委和監察部開始合署辦公。紀委為主導的反腐功能開始加強。事實上,黨內監督的力度一向是中國反腐力度的風向標。作為執政黨,從中央領導到地方官員絕大多數為共產黨員,強化黨內監督,是對政府權力制約的最有效辦法。

  早在1980年,中紀委擬定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向全黨公布。其中確定各級領導幹部要接受監督,不得搞特權。2004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先後出台,媒體評論,黨內監督的規範化和制度化進入了新的階段。

  作為執政黨內部的紀律監督機構,紀委逐步走向反貪腐的最前沿陣地。特別是在省部級高官的反腐案件中,以中紀委為主導,結合其他反腐機構和靈活辦法的反腐“中國模式”已經形成。

  在中國,紀委人員是比檢察官更讓貪官們膽寒的人。童海保說:“中國是一個崇尚權力的國家,相對於崇尚法律,人們更習慣崇尚權力。”

  2003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童海保連續提出議案,希望將反腐中國模式法律化,制定反腐特別法以加大反貪腐的力量。

  五支監督力量

  2000年以後,公衆對貪腐更加關注,空氣也更加開放。在媒體的高密度報道下,各種貪腐現象被曝光——多個省份交通廳長因手握修路大權受賄而相繼落馬;經濟最活躍的金融領域頻發大案;出現國企負責人退休前最後撈一筆的“59歲現象”……

  在調往中央黨校後,學者林喆繼續撰寫反腐著作。2002年,她主筆出版了《腐敗犯罪學研究》,與第一本書艱難的出版過程不同,這本書在成稿兩個月後即獲出版。

  2007年,由中紀委和中央黨校組織,林喆具體負責編寫的《新時期領導幹部反腐倡廉讀本》出版。在這本最高規格的反腐教材中,林喆堅持將權力與腐敗的關係寫入書中。這時,19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的名言——“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也已經被中國民衆接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