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壩上的另一所西南聯大:民國時期何以“大師輩出”? | |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1:00:03 |
壩上的另一所西南聯大 “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擔裝,去後方。歷盡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大江。似這般寒雲慘霧和愁苦,訴不盡國破家亡帶怨長。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走他鄉。”2005年,曾在成都金陵大學研究社會學的南懷瑾,將清代李玉的詞《千鐘祿》改編為紀錄片《去大後方》主題歌。 五所大學中較早遷到華西壩的是金陵大學與金陵女子大學。這兩所學校如同“龍鳳胎”,都由美國教會創辦。前者系1888年美國衛理公會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在南京創立匯文書院,1910年與美國北長老會及基督會合辦的宏育書院合併而成。 後者則是由美國浸禮會、監理會、長老會等創建於1913年,1915年9月首批注册的13名女子在南京綉花巷李鴻章故居內開學,1923年新校舍落成於隨園陶穀,1930年12月因教育部注册更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但人們仍稱為金陵女大)。 1937年11月,金大校長陳裕光在教育部的斡旋下,分租三艘輪船分三批於11月25日、11月29日和12月3日駛離南京抵達漢口,後又於1838年1月7日入川,3月1日正式開學。 隨後遷來的齊魯大學被稱為當時國內最早的大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美國傳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在山東登州城開辦的蒙養學堂。不同於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和齊魯大學學生的遷移,基本都是逃難。 最晚來華西壩的是燕京大學。1919年,美國教會將晚清創辦的北京匯文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與通州協和大學合併為燕京大學。 盧溝橋戰火之後,燕京大學並沒有內遷而是在北平繼續辦學。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發不到半小時日軍即封閉學校。當日,孔祥熙在重慶召開燕大校董會,並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胞弟、燕大文學院院長梅貽寶任複校籌備處主任。1942年秋,燕大在成都正式開學。 “抗戰軍興,全國移動。華西協和大學張校長凌高博士慮敵摧殘我教育,奴化我青年,因馳書基督教各友校遷蓉,毋使弦歌中輟。”這是1946年,即將複員的金大、金陵女大、齊魯和燕京大學共同草擬的一篇紀念碑的碑文。 文中提及盡“地主之誼”的華西協和大學,是成都乃至中國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系畢啟(Joseph Beech)、啟爾德(O.L.Kilborn)和陶維新(R.T.Davidson)等人著手籌建。由於它是由英、美、加拿大三國基督教會的5個差會(美以美會、公誼會、英美會、浸禮會、聖公會)共同開辦,又選擇華西壩故名華西協和大學。不過,當時的成都市民都稱其為“五洋學堂”。 早在抗戰之前,金陵大學即與美國紐約大學、康奈爾大學、伊利諾大學建立了校際協作關係,畢業生可同時接受對方的文憑與學位。華西協和大學亦先後與多倫多大學、芝加哥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而齊魯大學早在1924年即獲得加拿大政府批准的學位授予權,醫科畢業生可同授加拿大醫學博士學位。至於燕京大學,其時更是“人文薈萃,中外交孚,聲譽滿寰中”。1917年到1936年,燕大畢業生就約有1700名。 這五所大學齊聚華西壩上,而人員劇增至3000人上下。據岱峻統計,當時五大學共有文、法、理、醫、農等五個學院六七十個學系,算是戰時中國規模最大、學科設置最完整的大學。事實上,數字亦表明他們較之於聲名日隆的西南聯大並不遜色。據學者研究,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合併組成的西南聯大,同是5個學院,但只有26個系科、2個專修科,學生人數也在3000人左右。 不僅如此,當時五所教會大學採取統一安排、分別開課的辦法,允許教師跨校講學,學生自由選課,學校承認學分。戰時的“Big Five”各種講座、團契組織、課外活動亦令人目不暇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