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打造貿易強國需先夯實產業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7-20 07:05:16  


當前,中國正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以出口退稅為代表的各項政策起到了積極的催化作用,但出口產業優化升級才是夯實貿易實力的重要基石。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外貿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全國一體化通關,加快複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加快出口退稅進度。

  南方都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馬紅漫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外貿環境難言樂觀。一方面,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外需市場一直未得到根本提振,貿易摩擦現象增多;另一方面,伴隨著國內人口紅利褪色、資源等要素成本提升,低端製造業的市場生存空間日漸狹小,傳統依靠規模化輸出中低端產品占領國際市場的貿易方式受到現實挑戰。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同比下降6 .9%。其中,出口增長0 .9%,進口下降15.5%。在這一背景下,提高口岸通關效率、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穩定人民幣匯率等各種促進外貿增長的政策順勢而出,適時對外貿行業發展做出指導。這其中,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對優化外貿結構、釋放“走出去”信號的作用頗為直接,相關退稅動向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中國出口退稅政策自1985年開始實施以來,決策部門一直對其十分重視並做出過多次革新。今年年初,國家稅務總局為穩定外貿出口又陸續推出多項出口退稅優惠政策,出口退稅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同時部分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稅率也進一步提高。這一新政有利於退稅政策的全面落實,不僅減輕了外貿大省的財務壓力、扭轉了這些地方增值稅收入和承擔出口退稅間權利義務不匹配矛盾、緩解了退稅工作滯後與欠賬累積較多等問題、加快了外貿企業資金周轉,而且對外貿增長方式轉變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最近一段時期,中國裝備出口提速,包括核電廠、軌道交通設施等在內的海外簽約項目不斷,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與技術“出海”意味著中國正在褪去勞動密集型出口大國的標簽,轉而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力,進出口貿易正尋求均衡發展之路。

  文章分析,不可否認,出口退稅在鼓勵出口、提升貿易企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杠杆作用,故而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政策工具。但需要指出的是,就運作機理而言,出口退稅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在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內部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公平競爭,避免重複徵稅的現象發生,其本是一項中性的貿易政策,無關各式調控意圖。但在現實操作中,出口退稅往往會被賦予優化產業結構、穩定匯率、調整貨幣政策、增加財政收入等多項使命,這顯然是對退稅政策的過度解讀,最終結果很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績效,而各目標之間也難免相互掣肘、彼此制約。以優化產業結構目標為例,近期出口退稅政策傾向於降低原材料、鋼鐵等緊缺資源品的退稅率;提高重型機械、高科技產品的退稅率,這一政策動向的確能夠激發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熱情,但出口產品結構的根本扭轉還需要厚積薄發。這其中,人才儲備、資金支持、環境設施、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核心要素缺一不可,各產業主管部門應主動減稅讓利、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協助分擔企業研發風險與成本,提升高科技民族品牌的市場口碑、結合“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培育新的貿易增長點。在此基礎上,傾斜性出口退稅政策才可能充分發揮引導性作用。此外,出口退稅的具體設計也應全面考慮貿易環境及市場客觀實際,頻繁調高退稅稅率很可能給國外貿易保護者以口實,為其在商貿談判中提供壓價砝碼,導致這一政策實施的最終結果是以國家財政資金補貼國外市場需求方,與相關補貼政策的本意相背離。恰因此,只有基於公平理念、讓出口退稅政策回歸本源、減少對出口市場自我淘汰機制的干預,才可能讓這一政策框架的搭建更加合理,真正呵護中國貿易產業健康發展。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正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以出口退稅為代表的各項政策起到了積極的催化作用,但出口產業優化升級才是夯實貿易實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