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昌平:鄉建百年,要對得起這個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0:49:05  


藝術家歐寧,他如今是碧山榮譽村民了。 朱銳 攝
 
  李昌平:政府就是要完成上面的指標,比如要搞多少條村的改造,一般著眼於政績。從中央來講則是要拉動內需,讓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和資源得到更有效使用。地方政府也還要兼顧地方財政,增加土地收入。所以政府的步伐都比較大,特點是大拆大建,因為這些看得見摸得著。

  除公益性資本以外,一般的商業資本下鄉就是以賺錢為目的,主要是靠土地賺錢。所以他們的特點也是做得比較快,房子都整齊劃一,把農民搞上樓,拆了重來。不這樣做賺不到土地指標。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破壞性的建設,不考慮歷史和文化。

  社會各種組織、各種力量去做鄉村建設,就有很多種選擇,包括文化、藝術、發展生產、教育等角度,但力量分散。例如中國鄉建院的做法是綜合性的,系統地修復鄉村。目前能夠通過各種合力形成專業性的團隊很少,多是憑自己的愛好單打獨鬥,就像盲人摸象一樣。其實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但當前大多還停留在100年前的新農村建設水平上。今天已經很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在怎麼形成團隊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探索。當前的農村建設應該打造成2.0版,不能像百貨公司的採購—購買形式,應該類似於馬雲的淘寶店形式,在農村創造一個平台,不管是農戶、組織還是外部力量,都能在這個平台上創造價值。所以新農村建設應該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還有就是農民自己的組織,有共同體,可以從事社區建設。小崗村式的分田單幹,由於共同體解散了,就沒有能力去指導自己的新農村建設。所以它的村支部書記產生不出來、村長產生不出來,還要上面派,它所有的建設都要省裡給錢,是沒有主體性的,所以它的經濟發展與社區治理和社區建設統一不起來。像一些共同體沒有解散的村莊,它的經濟發展、社區建設、社區治理是三位一體的,所以新農村建設也做得比較好,是全方位的系統性建設。

台灣的鄉建,農民自主性強

  時代周報:國內有哪些團隊是比較具有規模或是做得比較規範?

  李昌平:規範談不上,就是比較系統性地組成一個團隊來開展工作。除了我們以外還有何慧麗、溫鐵軍等。還有一些國際NGO組織、國企也做農村建設,他們做得比較單一,沒有形成自己的專業團隊,但他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現在也逐步地把自己的隊伍變得綜合一點、專業一點。

  我們過去也像他們一樣,各搞各的。比如孫君過去是搞環保的、我是搞內置金融的,我們以及國內外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今天這個比較專業的團隊。單一的做法解決不了農村問題,農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巨系統,所以我們也產生了整合的願望。這樣我們的產品、服務才賣得到錢,才會受歡迎。比如說規劃、設計、施工、指導、內置金融、土地流轉、抵押貸款、村莊養老、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提供一整套系統性的服務。我們接到單子以後,就給他們去幹活,所以完全是賣自己的服務。只有組成專業團隊,服務才會有價值。過去我們都是申請基金會的錢來資助做一些事情,今天我們就不需要基金會的錢了,可以靠自己。

  時代周報:有人會覺得歐寧在碧山的實踐更像是藝術項目,你如何看待他的實踐和設想?

  李昌平:他跟我們早期很多人做的事一樣,看到一個村子,很興奮,就從自己的視角看怎麼來改造、建設這個村莊。比如藝術、文化、環保、有機農業等。有的人去了能做一點事情,有的人做不成,我覺得這都不要緊,只要有人去做,並且他沒有惡意,不是要把農民的資源變成自己的資源來獲得暴利。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但不要緊,最後肯定會找到自己認為可行的路子,不停地去試,還是可以搞得成,就是時間問題。如果有人質疑也是正常的,質疑也有好處,在質疑的過程中我們才能不停地改進。

  時代周報:台灣的鄉村建設與大陸的情況有無可比性?或者換個說法,台灣的經驗對我們的借鑒意義有多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