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為何“四周皆敵”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10:08:54  


 
提問與回應

  提問一:我談一下聽了三位老師的發言一點看法,供我們交流,首先我認為今天這個題目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從大國外交來看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對於我們中國人站在我們立場上來講,我們真正考慮的問題,中國應不應該有一個全球戰略,中國的全球戰略應該是怎樣的?這才是我們面對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可能是我們很多朋友在很大意義上誤解了韜光養晦的策略,我們回憶一下鄧小平的原話,他在南海問題原話是“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我們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是最有發言權的。”這是鄧小平的原話,我們在談到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時候,往往只把他後半部分的話拿出來說,而不把前面的部分拿出來說,我覺得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誤解,是對鄧小平戰略思想的誤解。我們回想鄧小平的時代,我們是不是像現在這樣,在鄧小平時代1979年我們打了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這個如何和我們現在理解的鄧小平韜光養晦策略有什麼聯繫?據我所知,在1988年的時候,鄧小平等高層領導有這樣的想法,是準備解決藏南問題,現在被印度叫做“阿魯納恰爾邦”。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剛才許老師也講到,現在我們的這種韜光養晦策略是不是在給中國的利益造成損害?在南海問題上我們被越南截取,越南一大部分是來自南海的石油利益,我們中國雖然宣稱有主權,但是我們沒有在南海打過一桶油。在東海我們知道有春曉油田,我們有自己的設備都到位了,但是不敢打,為什麼?怕得罪日本,東海油田實際上我們已經完成了工程作業,但是因為怕所謂惹起鄰國的不安,所以我們現在不敢真正的開發,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藏南的問題,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不是要永遠失去藏南,或者這個是永遠不解決的,那麼還不如就放棄藏南的主權更坦蕩一些。所以我覺得對整個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是中國的全球戰略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在外交問題上,中國面臨一個最根本的利益,最根本的邏輯矛盾,這個矛盾是什麼呢?中國的利益現在的利益是全球性的,可是中國的外交策略不是全球的,你只擔心做區域型大國,僅僅是維持所謂和諧的局面,可是你的利益現在已經是全球的了,比如說你的礦產地現在開到非洲,然後你可以在美洲去做很多貿易,那麼你是不是要在全球範圍內,做一個全球利益的保衛,所以這是我們應該真正面對的,中國應不應該有一個,或者說中國應該有怎樣的全球戰略問題?這是我的主要觀點。

  黃有光:我來回答一下。也順便回答剛才許主任講的說,我們如何處理圍堵周邊的國家,如果我們實行我們正確的政策,我還是同意這位提問的說這是一個偽命題,主要我們的戰略是全球上沒有永遠朋友,這是國際關係比人際要糟糕的要點之一。不過我認為鄧小平講的韜光養晦大戰略還是對的,我們要爭取繼續多發展幾十年的和平空間,但是這並不否定具體問題。你說1979年的局部戰爭不見得有違反韜光養晦的長期戰略,長期的韜光養晦戰略依然是對的,但是也不否定說在我們現有能力國力之下,擴張我們的海陸空軍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國際利益,這個不見得違反韜光養晦。我們還是要維護世界和平,我們要更加強和保護我們全球的利益,我認為跟你所講的並沒有衝突。周邊國家的那些東西是小問題,不是大問題,我認為總的策略鄧小平的看法還是對的。

  提問二:聽了剛才幾位專家的講解很受啟發,對韜光養晦我有一個疑問,我們現在面臨資源被別的國家所侵占,我們的領土收不回來,過了幾十年之後或許情況會更好,或者說會超越,那麼會不會情況更壞?不如人家?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沒有勇氣把我們的資源、領土都收回來,那麼誰能夠保證我們的子孫後代比他的長輩更有勇氣做這個事情?比如說藏南,如果印度人占領了我們怎麼要回來?我相信這個是所有人的困惑?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我就說這麼多。

  黃有光:我重複我剛才講的,例如南海的問題,如果我們有能力去保衛,我們認為是我們的領土,如果通過談判解決不了,如果有能力去保衛有資源價值的領土,而沒有影響到總的和平繼續高速發展的總戰略的話,這要看海陸空軍方面的力量,還要看其他國家在談判上的態度。中印邊界有一些領土的糾紛,大致上我在讀博士的時候,中印邊界是1961年還是什麼時候發生了中印戰爭。我讀博士的時候看過兩位澳大利亞的學者寫關於中印的戰爭的文章,那兩位學者的觀點認為實際上中國比較有道理,不過這個最好要通過談判來解決,不需要為這個而打仗。最重要的是我們繼續總的和平,繼續發展的利益。這能夠得到的利益比起南海的利益要大幾千倍,所以這個總戰略是比較重要的,等到我們將來平起平坐過後再來談那些細節,所以我覺得韜光養晦總戰略是比較正確的。

  提問三:首先歡迎丁老師來到深圳大學,我還是很想聽聽丁老師的觀點。我先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聽的時候想了很多的東西,首先我覺得不是一個陰謀論,國家和國家之間永遠存在競爭,所以這種競爭可能是多方位的,包括軍事、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這個競爭永遠存在。我想了四個方面:1.經濟結構上來說中國可能繼續維持30年的高速增長嗎?很多人不敢肯定地說。

  丁學良:但是中國的統計局有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