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中國的資源省變成了問題省?

http://www.CRNTT.com   2012-01-10 14:12:03  


 
  很顯然,資源既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優勢,又是各種問題的根源。世界各國都想方設法,在把優勢發揮到極致的同時把劣勢最小化。中國的資源省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這個問題。除了上述這些普遍的因素,中國所面臨的問題,還和很多中國所特有的制度因素有關。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考慮到這些特殊因素。

沒有解決計劃經濟遺留問題

  作為國家的一部分,資源省份理所當然要和其他省份共享資源。這裡,國家(中央政府)統一的規劃成為必要。在計劃經濟時代,地方的資源開發權高度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央政府在作產業發展計劃過程中,對各個省份實際上採用的是“勞動分工”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資源省份專門從事資源的開採和生產,以供應其他省份的需要。這個制度因此往往忽視地方利益和地方的需要。一些資源省份出現的很多問題,和計劃經濟那一套密切相關。

  不過,改革開放並沒有能夠改變這種現狀。在資源問題上,所謂的改革就是分權,把權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或者私人手中。地方政府和地方的個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取了較之以前更大的利益,但這並不表明地方整體上獲取了更大的利益。就是說,龐大的利益流向了地方政府和一些地方個人(尤其是擁有開採權的少數人),地方老百姓還是沒有分享到更多的利益。

  這裡可以把新疆和山西做一個比較。在新疆,自然資源的開採主要是由國有企業集團來進行。國有企業猶如一個個封閉的組織,在新疆開採資源後,把資源運到全國各地。很多年來,在新疆資源的大量開採過程中,獲得巨大利益的是國有企業、其他擁有開採權的組織和其它地方的居民,但並沒有促使當地老百姓富裕起來,很多人還是處於極其貧困的狀態。這導致了很多社會問題。前些年新疆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群體性事件,和資源開採所獲取的利益的高度不公平性是有很大關聯的。實際上,即使在新疆的漢族民眾也沒有獲取多少的好處,他們對資源利益的分配不公的抱怨,並不比少數民族的少。正因為這樣,前些年開始,中央政府調整政策,制定了能夠達致比較公平的資源利益分配制度。

  山西的情況則不同。改革開放後,容許私人開採煤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利益的主體包括國有開採者、地方政府、私人開採者。私人開採者既來自山西本地,也來自外省,並且數量不少。這些人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山西作為整體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利益,而一些社會群體更是成為了這一過程的受害者。山西的情況實際上並不比新疆來得好,但有一點和新疆不同。新疆的少數民族群眾一鬧事,就馬上具有了政治重要性,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上所說,中央政府已經出台了以公平分配資源利益為導向的政策機制。但在山西,儘管這個問題同樣存在,但老百姓的抱怨沒有也很難轉化成為政治壓力,從而很難引起有關部門應有的注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