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希望朝鮮半島燃起戰火

http://www.CRNTT.com   2010-05-27 09:06:08  


韓國國防部長金泰榮24日表示,在發生朝鮮魚雷擊沈韓國海軍天安艦事件之後,韓國將與美國聯合進行反潛作戰演習,以阻止朝鮮船只進入韓國海域。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無論是美國、俄羅斯還是中國,都不希望朝鮮半島重燃戰火。對中國而言,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事,發展經濟是國家事務的中心。對俄羅斯而言亦是如是。至於美國,有一個細節可以說明問題:白宮的網站上根本看不到與朝鮮半島危機有關的內容,奧巴馬一再強調的工作重點是:經濟復甦、醫療改革、削減赤字。自3月26日發生“天安艦事件”至5月22日,在總共9次的周六日例行演講中,奧巴馬的主題無一不是經濟。”經濟觀察網今天登載易強的評論文章“誰希望朝鮮半島燃起戰火”,內容如下:
 
   “天安艦事件”的真相,並沒有因為韓國單方面調查結果的公布而變得更加明朗,而是變得愈發地撲朔迷離。

  根據新華網5月20日於首爾發布的報導,韓國軍民聯合調查團於當日公布的正式調查結果說,“綜合各種證據來看,韓國海軍的“天安”號警戒艦是遭受朝鮮小型潛水艇發射的魚雷攻擊而沉沒的”。韓國方面掌握的“決定性”證據有三:其一,在“天安艦”沉沒海域找到的魚雷零部件產自朝鮮;其二,魚雷內部發現的朝鮮文字與朝鮮其它魚雷使用的字體相同;其三,在事發前後約四到六天的時間里,朝鮮在西部海域海軍基地的部分小型潛水艇曾離開軍港。

  然而,有的證據本身已遭到一些軍事專家的質疑。比如,根據《聯合早報》的報導,位於首爾的朝鮮研究所的教授梁茂進即認為,魚雷零部件內部發現的表示武器編號的朝鮮文字“番”,並非朝鮮通常使用的文字“號”。

  根據韓聯社和《聯合早報》在之前的報導,襲擊“天安艦”的魚雷的產地,還存在德國和美國兩種可能性。

  除卻證據本身存在的疑點之外,韓國方面的推論也存在漏洞。

  漏洞之一在於,他們忽視了朝鮮存在武器出口或走私的事實。根據韓國《東亞日報》去年12月17日發布的報導,朝鮮在2009年的武器——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出口額達到兩億美元。換句話說,還存在第三方使用朝鮮所產武器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