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希望朝鮮半島燃起戰火

http://www.CRNTT.com   2010-05-27 09:06:08  


: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發言人25日在平壤發表講話,宣布對韓國的八項措施,稱將從現在開始全面凍結朝韓關系,廢除朝韓互不侵犯協議,全面停止朝韓合作。
 
  漏洞之二在於,朝方潛水艇長時間離開海軍基地,也並不必然意味著魚雷發射自朝方的潛水艇。因為朝鮮半島局勢近期並不太平,朝方潛艇頻繁的長時間的離港巡邏並不屬於異常行為。換句話說,韓國方面的第三條“決定性”的證據並不具有“決定性”意義。

  值得探討的問題是,韓國方面為什麼要公布這樣一份在證據和推理上存在不少疑點和漏洞的調查報告?簡單卻又不無可能的解釋是:調查難度太大,而調查報告又必須在指定日期前發布,因此,韓國軍民調查團才不得不拋出這樣一份比較草率的報告。儘管這份報告並不嚴謹,它對李明博當局仍具價值,比如,轉移國內矛盾、減輕國內輿論壓力、增強當局的凝聚力,在國際輿論上居於主動地位,在朝核問題上獲得更多籌碼等等。

  由於國際關係十分敏感而複雜,其遊戲規則更為崇尚“我主張你舉證”,而不是司法上“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事實上,在證據與推理過程上存在的瑕疵,只能證明報告本身的說服力存在問題,而並不必然證明報告的結論存在問題。因此,在韓國方面拋出調查報告、指證朝鮮為肇事方之後,朝鮮方面將不得不作出解釋,拿出一份更具說服力的報告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韓方的調查結果就會被當作事實而被國際輿論承認。

  當然,“天安艦事件”的真相只有一個:朝鮮要麼參與其中,要麼是被陷害。而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表明朝鮮半島局勢在起著重要而微妙的變化。

  如果朝鮮真的參與其中,則又存在兩種可能性:或者得到金正日授權,或者軍方有人擅自行動。如果是前一種可能性,儘管不能充分說明金正日的權威依舊,但也不能說明其權威在動搖;而如果是後一種可能性,則說明金正日的統治地位並不穩固。

  在金正日健康狀況不佳的前提下,後一種可能性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正常的邏輯是,權力交接越平穩越好。因此,除非實在是遇到迫不得已的情況,金正日不太可能故意製造亂局,讓自己的接班人在亂局之中上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朝鮮高層的重要人事變動,顯得是那麼的意味深長:5月14日,距離金正日訪華結束正好一周,朝鮮人民武力部第一副部長金一哲被解除職務,理由是他年事太高。有關職務由金永春接替。

  美國方面的反應頗有意思。5月20,韓方拋出調查報告當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媒體說,國防部支持韓方的調查報告,“天安艦事件”是對韓國的一次襲擊,因此,未來要怎麼應對,韓國需要作出表率,而不是美國。但他同時表示會與韓方緊密磋商。無論如何,蓋茨的表態是比較收斂而謹慎的。

  然而四天之後,五角大樓發言人惠特曼宣布,作為“天安艦事件”調查發現的結果,美國將與韓國進行兩次聯合軍演。毫無疑問,美國國防部的態度比四天前積極主動了不少。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姿態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