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激烈競爭後 首個自貿區落定上海

http://www.CRNTT.com   2013-07-19 08:17:05  


 
  “其實,外高橋保稅區從設立之初就是按自由貿易園區來設想建設的,循序漸進,只能說現在到了時候。” 7月8日,綜保區管委會一位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自由貿易園區方案的大方向就是貿易便利化,”上述綜保區管委會人士稱,“這意味著稅收更優惠,外匯更開放,各個方面都可以更進一步。”

  上述綜保區管委會人士也告訴時代周報,與現行的保稅區相比,它在業態上更加豐富,除了加工製造外,還包括金融、航運等服務業;功能上更加寬泛,除了貿易轉型升級外,還包含經濟、行政體制改革等內容。

  “具體而言,與保稅區相比,自由貿易園區具備以下三點差異:一是監管理念,要從貨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的理念;二是貿易的開放度,要有與國際接軌的多元貿易模式;三是政策的開放度。最主要的是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自由貿易園區要求外匯政策率先開放,稅收政策要有國際競爭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指出。

  事實上,不僅是上海,重慶、浙江省的舟山群島新區、天津市的濱海新區此前都曾參與爭奪自由貿易區的歸屬權,競爭相當激烈。但相比之下,上海建立自貿區顯然更具優勢。

  “浦東擁有港口和國際機場,對於發展外貿、金融業務來說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加上即將開園營業的迪士尼樂園將進一步拉動消費,而這也是自貿區最終花落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鬱鴻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更為重要的是上海保稅區的經濟實力。2012年,外高橋保稅區全年商品銷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進出口總額超千億美元,各類稅收總額超千億元。

  不僅如此,綜保區已注册企業總部近200家,國際貿易結算中心達20個,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將亞太區分撥中心放在了上海綜保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