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上海應建設怎樣的經濟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08:20:01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上海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是要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近年來,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明顯成效,但是作為國際經濟中心最核心的產業競爭力卻始終沒有大的起色和提高。

  東方早報發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副處長袁志彬文章表示,目前上海地區流行一種說法,認為建設好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後,自然就是國際經濟中心。不可否認,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都是國際經濟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國際經濟中心的內涵決不僅僅局限於這三者。

  雖說上海的GDP在2008年超越新加坡、2009年超越中國香港、2011年超越日本京都和韓國首爾,在經濟總量上早已就是名副其實的中心。但在上海,具備強大帶動力的明星企業和品牌企業太少了。同時,上海也缺乏像柳傳志、任正非、馬雲、張瑞敏那樣的明星企業家。

  上海工業門類最齊全、產值最高,但上海經濟的國有經濟比例還是比較高,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民營企業還比較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不多、知名品牌不多、有影響力的大集團企業不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企業也不多。

  未來上海的發展模式不應該是新加坡或者香港那樣的商業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定位,也不同於國內的北京、深圳、廣州的定位,而是應該類似於東京的綜合性的國際經濟中心目標。

  那麼,上海究竟要建設什麼樣的經濟中心呢?國際經濟中心除了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外,還應該包括國際先進製造中心和輻射服務中心(包括總部經濟和研發創新中心等)。要打造這樣的經濟中心,需要重點從三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建設國際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心

  文章稱,近年來,上海市除了對傳統產業進行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外,更把著力點放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上。應該說,方向是對的,其中不少也是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內容,但是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下,要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必須把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國際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先進製造業(或稱高端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永動機。如果放棄製造業,經濟發展就會出現問題,而放棄高端研發,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也缺乏後勁。按價值鏈的倍乘效應,一個先進製造崗位,通常可以帶動三個以上中低端崗位,比如圍繞機器人生產,就會相應產生職業培訓、人才培養、系統管理和生產服務等多個後續崗位。這也是發達國家在反思金融危機“產業空心化”弊端後,紛紛提出向實體經濟回歸,提出“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的原因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