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機制初析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07:51:01  


 
  進入奧巴馬時代,中美政經戰略基本格局雖未發生實質變化,但兩國的力量對比則出現明顯差異。相當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GDP總量終於占據世界前三。更為重要的是,美國金融海嘯誘發的流動性停滯及深度經濟危機與中國坐擁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美國國債第一大擁有國,明顯縮小了兩國間的經濟懸殊,提高了中國對美國政經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力。

  中美經濟實力對比的變化還伴隨著各自面向對方戰略重心的調整和變化。從奧巴馬政府的角度看,保爾森當時強調的開放中國資本市場、通過擴大中國內需降低對華貿易赤字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問題,已經被奧巴馬政府更為關注的維持對美國債購買水平、加大刺激經濟恢復力度、環保等問題所代替。從中國方面看,要求美國採取措施避免中國持有的美元債務大幅貶值、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正在成為日益突出和緊迫的問題。

  從對話形式看,兩大對話機制經過整合後,鑒於希拉里國務卿親自掛帥美國戰略對話團隊,中美戰略對話部分受重視的程度將明顯上升。毫無疑問,朝鮮半島無核化、中東局勢、阿富汗反恐、南亞局勢,乃至台海穩定都將是戰略對話部分的重要議題。與布什時期明顯不同的一點是,環保議題將大幅上升,甚至會成為戰略對話中第一優先。這是因為支持民主黨上台的一大利益集團是美國的環保勢力,加之奧巴馬政府把高度關注環保和應對氣候變暖問題視為其實現政治變革的標誌之一。

  從經濟對話部分的角度看,由於蓋特納的資歷、魄力及對中國問題的了解和在中國高官中的人脈關係都與保爾森有一定距離,加之王岐山領導的中國團隊就美元資產貶值威脅等問題面臨的壓力,使得中國團隊的對話要價和議題日益明確、緊迫。為此,保爾森時期多由美國要價中國還價的局面,將發生明顯變化,對話氣氛雖會激烈,但機制將更趨成熟。

  毫無疑問,新的對話機制仍有諸多方面需協調、捋順。儘管這樣,由於新的對話模式將布什時期的兩大對話渠道合二為一,同時進行,中美各自團隊間的協調將明顯加強,效率也會因此提高。另外,由於兩國對話議題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國際化,對話受世界其他大國關注的程度也將因此提高。從長遠角度看,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的進一步發展,有可能為中國最終成長為國際政經規則主要制定國之一搭橋鋪路。(本報駐美特約記者 李正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