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日本重回亞洲?

http://www.CRNTT.com   2009-02-13 07:23:35  


 
  誰來掌舵及中日的分歧

  回顧“東盟10+3”機制走過的10年歷程,儘管該機制的程序性主導權在東盟,但從區內GDP構成上看,日中兩國占絕大部分,東盟僅占10%,韓國一國的GDP也大致與東盟10國相當,因此,實質性的政治主導權向中日韓一側,特別是中日兩國手中傾斜是注定的。即便現在多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3國,構成“10+6”框架,中日依然是其中的主角。

  作爲東亞地區數一數二、世界數二數三的經濟大國,中日兩國雖然經貿互補,但缺乏戰略互信,包括對東盟的關係定位和東亞共同體邊界劃分等問題,都是兩國戰略競爭的領域。

  東盟地區歷來爲日本所重視,是其最早實現了戰後和解的地區。早在1977年,前首相福田赳夫在馬尼拉發表了後來被稱爲“福田路綫”的對東南亞外交三原則(1、日本絕不做軍事大國;2、做東南亞各國的真正的朋友,構築“將心比心”的互信關係;3、以對等的合作,貢獻于東盟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不僅從心理上拂拭了被日本欺辱過的國家的歷史陰影,也爲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現實利益——東盟成爲日本高增長時期最大的市場之一。基于這種傳統關係,日本自恃爲“10+3”機制當仁不讓的牽引車,却不料在21世紀被後來者中國趕超。

  2002年,中國率先與東盟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10年內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路綫圖”,幷于翌年著手湄公河流域開發、農業和信息等領域的合作,邁出了與東盟一體化的第一步。擔心主導權旁落的日本奮起直追,除了FTA之外,開始加快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以及整個東盟的EPA談判的準備工作,試圖以貿易、投資、科技、能源、環境等更廣泛的合作示好東盟,其後還促成了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在東京的召開,再次確認幷打出了重視東盟、期待將來結成“東亞共同體”的外交政策牌。

  可是,作爲思慮慎重的發達國家,日本的外交政策時而暴露出其墨守成規的一面:2003年10月的東盟首腦會議上,表面宣稱不干涉內政、和平解决紛爭的日本,却在一開始放弃了加盟《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直到看到中印兩國加盟,才匆匆改弦更張,于兩個月後簽署加盟書。日本的躊躇其實是出于怕影響日美同盟的擔心,但諸如此類的“首鼠兩端”,多少給東盟國家以某種失望和不信任感,也直接、間接地影響其在“10+3”機制中的主導性。

  中日兩國的東盟逐鹿,還表現在如何確定“東亞共同體”的邊界問題上。中國主張繼續鞏固“10+3”機制,而日本則出于制衡中國的考慮,力推“10+6”模式。不僅如此,在日本既定的EPA談判對象排序中,中國被置于“10+6”中的最後一位,其目的顯然是要確立日本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領先地位。至此,日中兩國圍繞東亞一體化進程中主導權的競爭完全表面化,本來以區內開發和經濟增長爲主旋律的亞洲國際關係,也染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