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無台商,不東莞

http://www.CRNTT.com   2013-04-27 11:15:21  


 
給台企“診斷治病”

  對於台商來說,產業轉型升級就是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和轉變經營模式。

  2009年,在葉春榮的倡議下,東莞台商協會成立了專門的產業轉型升級聯合辦公室,並推出針對性的“台資企業診斷與輔導計劃”。

  為解決診斷與輔導所需的技術與資金難題,葉春榮率協會第八屆會務團隊奔走於兩岸之間。

  葉春榮借鑒當年台灣轉型的經驗,特地從台灣引進16個專業團隊,包括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紡織拓展會等,各有所長,對東莞台商的研發、生產、管理、行銷、改造等各方面進行指導。

  東莞市政府也出台了《東莞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參與診斷與輔導的台商進行資助。接受深入輔導的企業,可以享受到東莞市政府50%的補助,封頂30萬人民幣。

  “像病人治病一樣,診斷之後還得治療。診斷花錢少,但治療花錢多。”葉春榮打了個比方,“雖然市政府的這個補助不能徹底解決企業的困境,但體現了政府的關懷,意義很大,所以就浩浩蕩蕩地做起來了。”

  自2009年“台資企業診斷與輔導計劃”實施以來,至2012年11月底,共有726家台商加入診斷計劃,其中306家企業接受深入輔導。排在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電子、五金和塑膠。

  根據東莞台商協會提供的數據,通過診斷輔導,企業生產成本平均降低10%,庫存減少10%,用工減少7%,投資額新增7.26億美元,內銷新增52.55億元人民幣。

  葉春榮有一句話廣為流傳,“台商過去把大陸當工廠,現在要把大陸當市場,放棄大陸市場,就是放棄未來”。在轉型方面,他建議企業“轉型不轉行”,即行業不變,外銷也照做,但轉一部分做內銷,以降低風險。

  但對台商來說,做外銷容易,拓展內銷則難得多。葉春榮說:“不能因為困難就不做。既然中小企業很難,那我們就抱團取暖。”

  為此,東莞台商協會組織會員成立了物流公司,幫助台商降低物流費用;舉辦“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擴大台商的市場影響,向大陸推廣台商產品。葉春榮引以為豪的,是召集會員做起了“大麥客(T-mark)”。

  “大麥客”由加工貿易產品採購中心、電子商務、大麥客商都、大麥客會員店、小麥客連鎖店組成。表面上看,它與一家高檔超市並沒有多大區別。但在其產品結構中,東莞台商自有品牌商品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是東莞台商轉型、抱團拓展內銷的重要平台。這種模式在2012年曾受到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稱道。

  最近,東莞台商協會在力推準備於今年7月份開幕的“台灣觀光夜市”。這是東莞台商協會繼大麥客之後打造的又一個轉型升級平台,不僅以低於市場價的租金協助小微台商在此投資創業,亦能協助東莞台商在此實現“廠家直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