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月刊:台灣“厭世代”的現實困境與破解

http://www.CRNTT.com   2024-12-01 00:00:41  


 
  當然,“厭世代”標簽的內涵也與媒介推廣密不可分。在台灣,“厭世”與“厭世代”大約在2017年就成為媒體與社群媒體上的流行詞。據《數據森林》調查,“厭世”一詞於2005年在網絡出現,2016年10月起開始暴增,兩年間“厭世”帖文超過500萬則,呈現出年輕人的厭世風潮。①在臉書上搜尋“厭世”,可以看到許多以厭世為名的粉絲專頁,如“厭世動物園”“政大厭世陣綫”“厭世哲學家”等都有數萬粉絲追蹤。這些粉專或以圖文插畫、文字形式,或以迷因形式抒發著憤世、嫉世、倦世的“負能量”金句,受到許多年輕網友的喜愛。

  “厭世代”正式被定義,源於2017年5月《關鍵評論網》的專題報道,之後集結成《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一書。據該書定義,“厭世代”泛指1990年代前後出生,因低薪、看不見未來,在變化劇烈的時代中,彷徨不安、疲憊尋找光亮的世代。②這樣的厭世感,是一種對處於貧流層低薪生活的自我嘲諷。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是“厭世代”群體共同的困境,在社會話語中引起共鳴。很快,“厭世代”標簽被青年所接受,成為90後青年世代自我指稱的流行話語。

  此後,“厭世”的情感表述甚囂塵上,滲透在流行音樂、商品文化等各個方面,成為年輕族群流行的亞文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7年12月,台大社會系開設《失敗者社會學》課程,與青年世代共同討論現代社會對於失敗感的集體焦慮。③2019年3月,在《又窮又厭世:當代青年的情感政治與貧窮化問題》研討會上,王智明將“厭世”視為一種話語,認為厭世感可能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在媒體與朋友分享中形成的。但他也指出,厭世同時是一種真實社會處境的映射,是在台灣工作貧窮、勞動不穩定、世代擠壓與大陸崛起等背景下形成的“無能為力”之感。④鄭亘良則提出厭世感來自世代衝突,“厭世代”青年生長於經濟停滯、勞動條件不佳的環境,與上一代的繁榮對比產生巨大的斷裂感,以及上一世代“卡住”既有資源又留下許多社會問題的相對剝奪感。⑤張智琦考察了當下流行的“廢鬱詩”,認為它的流行與兩岸分治的政治體制、停滯倒退的經濟處境、“反中台獨”的意識形態緊密關聯,反映了台灣青年世代的情感結構的暗面。⑥這些研究和討論使“厭世代”概念更加明晰,同時也標志著“厭世代”從網絡世界走向了現實社會,并為人們所熟知。

  綜上,台灣青年“厭世代”的內涵演進與群體認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當前被標簽化的“厭世代”生長於台灣經濟發展遲緩期,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階層日益固化,而青年的上升通道狹窄,生存發展空間受限,身負“厭世”標簽的青年難以按照傳統路徑獲得成功,因而轉向通過降低欲望來消極地接受現況。充滿自嘲意味的“厭世代”一詞從網絡流行到現實認可,折射出青年世代對台灣現實困境產生的挫敗感與無力感的持續加深。而青年群體對“厭世代”標簽的認同,也是其對人生挫敗和社會不公的一種無聲抗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