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混沌階段 中美如何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2-01-31 00:04:23  


 
  好在美國內部有理性的勢力存在,還在發揮著作用。這也是這次中美首腦視頻峰會中美國突出強調管控衝突的重要原因所在。如果對華戰爭是可行的選擇的話,對於美國這個僅有245年歷史、45位總統,其間祇有3任總統、16年沒有打過仗的國家來說,它會毫不猶豫地發動戰爭,至少是代理人戰爭。在特朗普時期,美國集中“全政府”力量發動對華戰略競爭,大玩其火,竭力策動台灣、南海、釣魚島、中印邊界以及新疆、西藏等一系列敏感熱點問題復燃,刺激有關國家和地區或中國內部少數勢力,向中國和中央政府發難,藉機“登高一呼”,組織壯大遏華聯盟夥伴、“裡應外合”不斷製造麻煩。這與中國和世界多數國家希望熱點不熱、敏點脫敏、和平解決的方式方法迎頭相撞。實力決定架構,方法影響態勢,熱點敏感問題,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的重要爆點。國際社會普遍嗅到了戰爭衝突的氣息,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把台灣看做“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引起普遍共鳴。至此,察覺到大國戰爭衝突風險的部分美國人才終於知所進退,包括美國在最近這次中美首腦視頻峰會上,專門重申不支持“台獨”,暫時給自己策動利用台灣問題劃下止步的界限、給台灣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潑下一點冷水。

  但是,美國的這點反思遠遠不夠,包括對台灣問題的策動利用也一刻沒有停止。整體而言,在人類文明進入信息智能層次、國家間利益交融剪不斷理還亂、核戰爭及破壞力已不亞於核武器的網絡空間戰爭的破壞力已經使得大國都難以承受的新時代,大國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美國如何開展對華戰略競爭、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新型挑戰……這一切還都是未知數或者變數。其他多數國家或多邊組織,或者左右為難,或者作壁上觀,或者兩面下注。祇有澳大利亞、台灣民進黨當局這樣缺乏戰略遠見的急功近利角色,才積極主動“選邊站”,但左右不了國際關係的基本框架。換言之,兩種文化、兩種思維、兩種戰略、兩種道路在“再平衡”十字路口的危險相遇最終會造就什麼樣的局面,目前依然是變數。

  三、混沌階段的“國際關係迷霧”與中美戰略架構

  混沌系統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存在著貌似隨機的不規則運動,其行為表現為不確定性、不可重複、不可預測。混沌理論認為,“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都是一堆看似毫不關聯的碎片,但這種混沌狀態結束後,這些無機的碎片會有機地匯集成一個整體。”正因為中美雙方正尋找彼此相處之道、博弈之道、競爭之道,以此塑造亞太和全球戰略再平衡架構,包括相關的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外交、戰略、軍事安全關係架構,所以,在中美關係復歸平衡之前,其所牽動的地區和國際格局將處於一種混沌階段。混沌的最基本特徵是不確定性,借用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賽維茨的“戰爭的迷霧”的概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地區和國際格局這種階段性的不確定性,亦可稱之為“國際關係的迷霧”。

  一是大國關係基本架構不定,相關關係亦無法塵埃落定。其中主要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基本結構將在很大程度決定未來國際格局體系基本架構,是國際格局的主結構梁。當前,中美雙方的戰略思考基本不在同一頻道上。中國在推進民族復興的框架下思考處理國際問題和中美關係問題,希望和平發展、和平再平衡;美國是在維持自身固有的“獨尊”地位的框架下思考處理國際問題和美中關係問題,希望戰略競爭、無條件“再平衡”。換言之,美國要維持“獨尊”地位,中國希望建立多極化世界;美國要中國永遠做美國的“大跟班”,中國希望中美平等相處;美國要一根主梁支撐世界,中國希望多國多梁結構合作支撐世界;美國對華戰略競爭面臨目標與能力之間的矛盾,其終極目標可能被迫調整,中國的終極目標一貫是明確的,即建立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多極化的世界,建構起名副其實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體系。2021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講話中再次重申,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1月18日,中國推出的首部《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明確“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加強安全領域合作,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