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應將台灣納入一個中國的治理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3-27 00:05:29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⑥也衹有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民進黨當局長期負面宣傳之下,台灣民眾不免會對走向完全統一的兩岸融合發展進程產生疑慮,甚至有恐懼心理。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議》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各界應該也將會認識到,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兩岸融合發展並不會片面改變台灣地區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兩岸融合是一個雙向良性互動的過程。在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台灣同胞可以獲得更充分的參與機會,融合的結果對兩岸雙方都有利。

  在另一方面,蔡英文連任以來,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台海局勢空前嚴峻,大陸部分網民主張武力解決的聲浪不斷。解決台灣問題的核心是“必須統一”,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都是可能的選項。但是,衹要和平統一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應放棄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⑦。和平統一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式,於兩岸都有利,更有利於統一後的長治久安。以融合發展的方式實現國家最終完全統一,符合兩岸全中國人民的切身利益,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兩岸融合發展是一項高難度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大陸民眾要有更大的定力和包容心,堅信兩岸關係主導權牢牢掌握在大陸手中,“法理台獨”是不可能成功的,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台灣同胞的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兩岸同胞的福祉繫於民族復興。

  3.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要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提出,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和優勢,也表明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進入到了新階段、提升到了新高度。

  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成了中國奇跡背後的“制勝密碼”,展示出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凝聚起制度自信的磅礴力量。“中國之治”之所以能夠開闢新境界,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推動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優勢。

  根據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要求,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隨著越來越多台灣同胞進入大陸創業、就業、學習和生活,大陸現有的許多制度、規定標準、規則、規範、準則、慣例都有可能面臨調整的壓力,台灣民眾進入大陸後也會面臨知識結構更新和適應能力提升的問題,兩岸融合進程中難免對現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問題,如何妥善處理與提升是真正考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時刻。因此,在國家尚未完全統一的特殊情況下,中央政府既要有效阻遏“台獨”、維護和鞏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更應逐步將台灣整合納入“一個中國”的治理體系與政治秩序⑧。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的過程,也正是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