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拜登政府如何就對華關係撥亂反正

http://www.CRNTT.com   2021-03-21 00:02:22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陳須隆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且看拜登政府如何在對華關係上撥亂反正》,作者認為:美國建制派的回歸雖然不能消除美中兩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未必能降低兩國戰略競爭的強度,但在相當程度上將使得美國對華關係更具理性、更有責任心,切實修正特朗普政府的錯誤對華政策。由於把中國視為“最嚴峻的競爭者”,拜登政府釋放出既鬥爭又合作的混合信息。在對華關係上,拜登政府企圖攥緊“兩個拳頭”,從而形成“美國優勢”,以便“集中力量辦大事”。一個“拳頭”是,整合“全政府”之力,加強各部門、各行業協調,組織最得力、經驗豐富的人手,擰成一股繩,共同對付中國。另一個“拳頭”是,整合盟友之力,設法構築對華國際統一戰線。文章內容如下:

  察看當今國際形勢,有兩條主線可循,一條是新冠疫情的發展及其應對;另一條是國際關係的裂變及重塑。這兩條主線相互交織、相互作用,使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也給各國的內政外交帶來深刻影響。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拜登團隊贏得總統大選,開始上台執政。毋庸諱言,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暴發給美國社會與經濟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拜登就幾無可能勝選。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在對華關係上大肆製造“政治病毒”的特朗普政府被新冠病毒搞得狼狽不堪,使其在疫情防控失敗上收獲了頗具諷刺意味的“美國第一”。在很大程度上,新冠疫情改變了美國大選態勢,特朗普的敗選在情理之中,其對華惡毒的“甩鍋”策略終究無力回天。在歷史性的醜劇和鬧劇中,特朗普政府下台,留下美國前所未有的大分裂和“被顛覆的世界”,還有對華關係的“爛攤子”。拜登政府面臨的是被特朗普政府極度破壞而“遭遇了兩國建交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困難”的中美關係。

  一、建制派回歸能否帶來美國對華關係上的“撥亂反正”

  拜登上台執政意味著建制派的回歸。與“政治素人”特朗普不同,拜登堪稱“政治達人”,具有十分豐富的從政經驗,更懂政治,也更講政治,處理問題會更加老道和穩健。從拜登的從政經歷看,他熟悉外交政策和國際事務,自詡“我相當瞭解美國外交政策”“我知道如何做好國際事務方面的工作”。拜登曾先後四次訪華,相比特朗普,他對中國有更深的瞭解。拜登政府勢必會跟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世界觀和“極限施壓”的做派劃清界限,強調“美國回來了”“外交回來了”“恢復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力量取勝”,宣稱盟友是美國外交的“最大資產”,揚言要以民主價值觀對抗更多的威權主義。拜登政府將更加重視國際機制的作用,力圖贏回美國在多邊舞台的領導地位。拜登的執政團隊網羅了建制派的精英,匯集了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印太協調員”坎貝爾等將成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主要操盤手。總體看,建制派的回歸將使美國的對華政策更具理性、更有章法、更可預測、更趨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