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應將台灣納入一個中國的治理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3-27 00:05:29  


 
  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

  大陸在繼續增強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硬實力”的同時,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兩岸關係“軟實力”,更加積極有效地推動和落實惠台利民措施。《建議》強調所有政策措施都必須“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真正把2300萬台灣同胞視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按照“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構思,台灣經濟是屬於“中華民族經濟”,“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把台灣同胞納入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建設中。

  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台商台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30多年來,兩岸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分工,台商融入到大陸的發展過程並發揮積極作用。台商台企既能促進投資地區的經濟發展、解決部分就業問題,又能在產業鏈中彌補大陸相關產業上的一些不足,在“十四五”規劃中,大陸依然會按照同等待遇的原則,同台商台企共享發展機遇。尤其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支持台商台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鼓勵台商台企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新的創新發展優勢。

  4.爭取台灣青年一代的工作刻不容緩

  兩岸關係的未來在青年,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有利於兩岸青年互相交流、互相瞭解,從而更好地融合發展。民進黨當局通過教改修改課綱,進而進行“台獨”史觀的建構,改變了青年一代對整個台灣的歷史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以及政治認同,在民進黨刻意營造的社會政治、生活環境、網絡媒體、輿論氛圍等耳濡目染下,台灣民眾在生活上、在言語使用與政治傾向上不知不覺被潛移默化,對“台獨”意識的認同與社會價值觀,已經深刻影響普通民眾特別是青年群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由於歷史原因,一些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及台灣同大陸的關係存在一些誤解,對台灣前途命運存在一些誤判。在加強經濟合作的同時,要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台灣同胞的心裡。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消融一些人的心結。

  青年交流可使台灣青年瞭解到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歷史,這將使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更為順暢。基層交流是兩岸交流之根,也是兩岸交流的動力和生命力所在。維持住基層的交流,兩岸民眾的共同基礎就能得以維持和發展,也會使兩岸未來的發展更為穩定、基礎更為扎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