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智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

http://www.CRNTT.com   2020-11-01 00:02:04  


 

 
  中國首次提出時祇稱“命運共同體”,2011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其中“四、中國和平發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乙節中,指出“不同制度、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又說“要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以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新理念,尋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新局面,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尋求各國合作應對多樣化挑戰和實現包容性發展的新道路”。到了中共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明確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其後習近平大力地向國際推銷此一理念。如2013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同年在印尼;2014年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2015年又在博鰲亞洲論壇、同年在巴基斯坦,在印尼“亞非領導人會議”上,在出席第70 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2017年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雖然習總書記每次使用名詞並不完全相同,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核心精神完全一致。 

  “新冠疫情”是由“新冠病毒”傳播所引起,由於“新冠病毒”帶有變異快、傳播管道多元、時間長等特點,它的傳播大大改變人們自工業革命以來比較習慣社會經濟密切互動生活方式;而且祇要世界仍有一個地區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人類生活方式就會受影響,是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了一篇 Science:根據論文中的描述,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會陪伴人類到 2025 年。那麼,2025 年以後人類能擺脫“新冠病毒”嗎?不,祇是到時我們就已經習慣了這種隔離的生活方式了……” 我們不知道未來是否真的如此,但是現代世界的人類,已經因“新冠疫情”被迫成為一個不折不扣“健康共同體”,“新冠病毒”存在於今日世界200個國家,限制人類已習慣的“正常生活”,一如身體祇要有病毒入侵,而我們自身免疫系統,或是當今醫術無法治療,則我們日常作息必受影響,所以說人類已進入“健康共同體”新時代。如果說以往我們強調“利益共同體”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依據的話,那麼如今“健康共同體”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自然合法性基礎。前者祇能依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經濟理性發揚,而後者則是“一損俱損,一衰俱衰”人類基本生存法則底線的體現。因此,此時此刻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必然更有其“正當性”。未來若能證明“一帶一路”設想成功實踐,對於建立相關國家“利益共同體”可行性;再配合中國研發疫苗,惠及其他各國,彰顯“健康共同體”必要性,則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必然獲得更加廣泛、更加堅定的支持,則更加合理,更加穩固,不以武力,不以嚇阻為依歸的國際新和平觀就有可能被思考、被提及、被討論、被試驗、被架構。而建成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適應的、更合理的國際上層建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