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第三次到十字路口

http://www.CRNTT.com   2020-10-11 00:00:37  


 
  中美關係第二次走到十字路口是2001年4月1號的中美南海撞機之後,兩國關係又跌到冰點。怎麼走出十字路口的呢?那就是中國加入WTO,全面改革開放上了一個新台階,同時我們在外交上利用改善和其他國家的關係,避免和美國直接對抗。於是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對中國實行兩面下注的政策,既合作又競爭,中美關係又一次走出十字路口。 

  中美關係第一次走到十字路口是因為中國內政的原因,第二次走到十字路口是因為中美之間的偶然事件,現在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原因深刻複雜,但關鍵是因為美國擔心被中國超過,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戰,所以要趁現在想辦法打壓中國。

  怎麼走出十字路口呢?我們首先必須要保持國內的穩定發展,這是關鍵。同時要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用改革開放倒逼國內改革,使中國的改革開放上一個新的台階。我們要善於利用世界上的各種矛盾,把和鄰國、歐盟國家的關係調整改善好,打破美國想利用這些國家一起向中國施壓的圖謀。此外,我們要加快發展高科技,特別是在芯片、人工智能這些方面打破美國的制裁,如果我們能夠發展起來,美國就會認識到靠現在的制裁和施壓的辦法無濟於事,必須要採取同中國對話合作的政策。

  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切香腸”試探底線

  中評社:中美對抗的加劇也影響到台灣問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6月在參加“哥本哈根民主峰會”時表示,美國有一整套處理台灣問題的明確政策,他認為這套政策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比較合理,對此應該如何理解?

  夏立平: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上個世紀90年代初美國對台灣的政策。當時兩岸關係在改善,甚至兩岸已經討論到海協會汪道涵會長訪問台灣的事情,但在兩岸關係改善的情況下,美國搞了一套提升美台關係的方案,高潮就是李登輝訪美。在李登輝訪美之後,中方加大了反擊力度,在台海進行軍演,對美國企圖破壞“一個中國”政策的圖謀和做法進行了回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