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第三次到十字路口

http://www.CRNTT.com   2020-10-11 00:00:37  


 
  現在美國國內大選正在進行中,大選的結果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拜登上台,他會對美國對外政策進行比較大的重構——拜登會強調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而不是特朗普強調的“美國優先”;他會強調加強美國同盟國和夥伴國家的關係,搞民主國家的聯合陣線來對付中國,而不像特朗普主要依靠貿易戰、科技戰的手段對付中國;拜登政府還是會繼續對華強硬和進行戰略競爭,但也會看到在一些方面不能和中國的關係過於緊張,在氣候問題、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等方面會希望加強同中國的合作。拜登的外交和國安班子的顧問對華應該是比較瞭解的。所以肯定會就對華政策做出新的調整。

  如果特朗普連任,中美關係或許不會像現在這麼緊張和困難,但特朗普也會搞所謂民主國家的統一戰線。當然,民主黨如果上台,在這個方面會更順手一些,因為共和黨和特朗普政府搞美國優先,導致美國的盟國和夥伴國家對他有疑慮,也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而三心二意,所以特朗普的困難會大一些。

  所以總的來講,現在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戰略競爭的長期相持階段,這個階段大概會持續十年甚至更長一些,在此期間中美關係的戰略競爭和對抗還是會比較激烈的。但我們不能說中美關係已經進入了“新冷戰”,因為現在中美關係與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

  中美關係可能要經歷一個哲學上稱“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也就是說,從中美建交到2016年是中美關係中的肯定階段,從2017年到現在以及再往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裹,也許是10年甚至20年,這是中美關係的“否定階段”;但是在20年乃至30年之後,中美關係還會重新修復緩和,進入尋求對話合作的新階段,也就是“否定之否定階段”。

  中美關係自建交以來,現在是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第一次走到十字路口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之後,中美關係降到冰點。怎麼走出十字路口的? 一方面鄧小平南巡講話強調進一步改革開放,這之後中國改革開放上了一個新台階。同時,中國在國際上有很大的戰略迴旋餘地,我們同日本、歐洲、東南亞等國家改善關係,使美國對中國加大壓力的企圖不能得逞。於是美國在克林頓第二期對中國採取接觸政策,中美關係走出了十字路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