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邊境衝突 凸顯中印關係重要性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0:04:43  


 
  印度政府也號召民眾、政府部門與公民營企業多採購本土產品。

  相較於印度的積極性作為,中國則表示“通過外交和軍事管道解決領土爭端”。並且,北京將緊張局勢的升高歸咎於新德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印度“不要採取任何導致邊境局勢複雜化的單方面舉動”。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共同表示,為恢復實際控制線的和平與穩定,雙方的武裝部隊必須徹底脫離接觸。並且承諾不會採取單方面改變現況的行為,並在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協調工作機制(Working Mechanism for Consult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India-China border affairs, WMCC)下進行外交與軍事層面的討論。相較於印度積極性的做法,中國似採取審慎的方式進行應對,更是一種防禦性現實主義的展現。

  二、防禦性現實主義立論

  有關於國家的崛起,特別有關於中國的崛起,研究文獻多聚焦於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 theory)理論、現實主義陣營(進攻性現實主義和防禦性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學派。進攻性現實主義審視中國的崛起,預測一場不可避免的重大衝突甚至戰爭的未來;權力移轉理論預見到,由於崛起的大國與統治國家對立,而前者更為傾向重塑制度和規則,因此將產生衝突。艾里森(Graham Alison)談到,當一個崛起中大國挑戰一個既存的大國時,即將發生的衝突就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Thucidydes's Trap)。

  華爾茲(Kenneth Waltz)等學者認為,核武的出現反而不太會引起戰爭。他認為,儘管國際社會仍以無政府狀態與安全競爭為主要的特徵,但最終不會引爆戰爭。由於美國與中國間的相互依存與既得利益,任何安全的競爭本質上都會受到限制。

  同樣的,伊肯伯里(John Ikenberry)則認為,中國的崛起並不一定會導致戰爭或顛覆現有國際體系。對於中國而言,世界秩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崛起的中國將被捲入現有體系中,西方秩序將因此得以延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