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對中美合作還有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20-05-03 00:02:54  


 
  從戰略角度看,兩國發生深層次的戰略態度轉變,成為兩國企業在未來投資中不得不面臨的新現實。美國政府一系列舉措使部分美國企業考慮降低對中國生產能力的依賴,技術冷戰雖然很難打響,但世界已感受到越來越濃的寒意。美國對華為等高科技公司的禁令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寒蟬效應。英國、日本等國家部分晶片供應商已經宣佈暫停向華為供貨,谷歌暫停對華為提供安卓系統服務,也可能導致消費者轉向三星等廠商。美國近期還擬採取一系列措施,部分美國議員推動就保障鋰等汽車電池必要金屬而制定礦產安全法案,鼓勵企業開發美國本土鋰資源,將中國電車行業作為下一個打擊目標,削弱中國在電動車及電池相關產品領域的地位,進而吸引特斯拉、大眾等汽車企業回美國拓展佈局。

  美國系列舉動有損兩國戰略互信,或將制約中美經貿協議全面達成。美國的做法,實際上是將貿易和投資看做國家間的衝突,而非管控衝突的有效途徑。這極大損害維繫雙邊關係最重要的相互信任,不斷限制雙方在談判中相互釋放善意,削弱雙方履行諾言的可行度,制約中美經貿協議的全面達成。即使達成協議,摩擦的升級的印記也對兩國公共和私有部門的未來決策產生深遠影響,導致雙邊關係中對安全敏感的領域繼續出現更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

  六、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國推動經濟脫鉤難以為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實際讓世界看到全球兩大國經濟脫鉤如何負面衝擊經濟的真實案例。為控制新冠疫情,中國主動讓經濟停擺近兩個月時間,讓世界馬上感受到中國產業鏈樞紐和消費市場的真實性和含金量。美國標普500成分公司纍計創造的營業收入中,有近三成來自疫情嚴重的亞洲和歐洲,僅25%來自美國本土。近期美國股價狂跌,後面深層次原因就在於此。若疫情在全球進一步擴散,跨國公司的供應鏈中斷將持續,特別是美國高科技企業英偉達、AMD、得州儀器等晶片製造商和科技公司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其一,美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美國相關舉措也對其自身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疫情當前,美國儘管率先撤僑,但也難以獨善其身。疫情對美國經濟影響已逐漸顯現,特朗普提升美元競爭力,消除美國貿易赤字的承諾恐將落空。首先,儘管美國與中國周邊鄰國或依賴出口的德國相比,美對華出口占總產出的比重相對較小,受中國經濟影響小。但若是疫情致使中國經濟放緩,對鄰國與德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巨大,這些國家可能採取比美國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在近零利率的情況下,其利率將更低於美國聯邦利率,這將推動美元走強,進而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其次,疫情對全球資本流動也產生影響。疫情恐慌將增加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前景的不確定預期,促其增持美債進行避險。同時,以往流向新興經濟體的巨額資金流動或將逆轉。在浮動匯率制下,一國改善資本項目平衡必導致其經常項目逆差擴大。因此,若疫情使資本回流美國,美國貿易逆差勢必惡化。第三,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將繼續擴大。若特朗普政府繼續提高新一輪進口關稅,對抗美元走強和貿易逆差擴大,此舉將沉重打擊其他經濟體,為其放鬆貨幣政策創造條件,從而擾亂全球金融市場,促使更多資本尋求美元避風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