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對中美合作還有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20-05-03 00:02:54  


 
  四、特朗普政府在簽訂第一階段協議後仍持續使用關稅外手段對華施壓

  事實上,美國從未放棄與中國長期競爭的零和博弈視角。特別是在政治上受挫後,可能迫使特朗普政府認為有必要重燃貿易緊張局勢。從美方近期的集中行動來看,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對華施壓:第一,將經貿問題與人權等議題捆綁。負責監督中國人權和法律發展情況的國會小組報告建議,為應對中國對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大規模監視和居留,美國商務部應敦促在新疆銷售產品、提供服務、開展業務或投資發展計劃的美國企業,確保其產品、服務和投資資金不提供給“非法執法活動”。

  第二,繼續推動條塊化脫鉤。中美貿易停火剛宣佈,科技之爭已現。一方面,美國加強出口管制。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曾發佈規則,將阻止涉及“外國對手”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與服務的交易,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寒蟬效應。對華為也進一步收緊出口,阻攔其競爭力提升之路。另一方面,美國嚴苛投資審查。1月13日,美國財政部根據《外商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出台新規,落實對投資美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者的審查,目標直指中國,旨在封堵中國以海外投資與世界接軌、獲得新技術進步之路。

  第三,轉向多邊場合施壓。美國利用多邊貿易機制、聯合盟友等方式,對中國產業政策、國有企業等問題繼續發難。1月14日,美國、歐洲、日本發佈《貿易部長三邊會議聯合聲明》,發佈未來目標、聯合規則界定文件,以圖解決非市場導向做法、工業補貼、強迫技術轉讓和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等問題。

  五、美國出台的新政策讓中美關係前景蒙上陰影

  從經濟角度看,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成為“新常態”,令雙邊經貿關係未來道路繼續存在不確定性。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生效後,關稅仍然涵蓋美國從中國進口全部產品的近三分之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平均關稅提高到19.3%,而貿易戰之前該項關稅為3%。②而中國此前為應對美國關稅而採取的階梯型關稅也大幅升級並仍然保持,這導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56.7%的商品仍將受到關稅打擊。若仔細查閱兩國關稅情況,可見關稅有兩大特性,並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最初美方以301條款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的關稅往往以中間投入產品為目標。從中國進口的90%以上的零件繼續受到關稅打擊。中間投入品的關稅使美國公司與中國供應鏈整合的成本更高,這些產品可能成為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的持續壓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後續加碼的關稅繼續涵蓋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運輸設備、燃料等諸多部門。從中國進口的玩具和器材之類的消費產品雖然面臨關稅較少,但中間行業服裝和紡織品從中國進口的9%份額也面臨25%的關稅,78%的商品面臨7.5%的關稅,衹有13%商品無需承擔關稅,這勢必加劇中美經貿關係的不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