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對中美合作還有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20-05-03 00:02:54  


 
  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訂時背景錯綜複雜

  自上次談判破裂以來,美國以違反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為由,發佈對多家中國企業的制裁措施,指控新疆和香港人權問題,還針對信息通信技術供應鏈發佈臨時規則,限制美國企業購買中國信息通信產品。一連串的爭端令中美關係複雜化,成為下階段談判的制約因素。

  第一階段的協議實際內容公佈後,美國國內出現部分雜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批評多抨擊協議中爭端解決章節或流於形式。此次協議中,中美為解決貿易糾紛藉鑒往屆美國政府採用的經濟對話形式。這其實是一種保持溝通、走向共識的有效途徑。但美方部分人認為這種形式可能成為無具體結果的討論。原白宮高級顧問班農稱,這不過是中國跟西方做做樣子。小布什時期發起的“戰略經濟對話”,奧巴馬政府延續並更名為“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會列出一長串經濟政策調整計劃的清單,但卻沒法執行。

  其次,批評聲認為這凸顯了特朗普政府的“無能”。他們認為這項協議並不是任何一方此前表示想要的協議。美國未能推動中國經濟根本性變革,而中國仍有3700億美元的出口沒有擺脫關稅。《華盛頓郵報》認為,此前不斷升級的關稅行動,表明一個國家想要獨自重塑全球貿易秩序有多困難,即使是像美國這樣在全球經濟中處於核心地位的國家。①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部主任易明認為,這凸顯特朗普方式解決問題的局限性,“我們不能讓古巴按照美方意願行事,更不可能讓中國按照美國意願行事。”

  三、協議令特朗普政府面臨兩黨政治火力的集中攻擊

  儘管特朗普因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獲得農民選民堅定支持、美國商界肯定叫好、股市持續繁榮等政治利好,但也招致共和黨強硬派批評其對中國太軟弱,民主黨抨擊其在新疆、香港人權問題上不夠強硬。共和黨鷹派持兩國長期競爭觀點,認為與中國簽署協議更具風險。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院馬克·盧比奧警告稱,中國提出的“長期計劃”,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認為,華盛頓應阻止美國企業幫助中國建立“新邪惡帝國”。保守派智庫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詹姆斯·比索科基斯認為,中國不會放棄其自上而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這是其經濟成功的關鍵部分;特朗普並未從戰略上將兩國競爭視為爭奪21世紀全球霸權的長期戰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讓美國農民更依賴中國,讓美國商業投資對中國繼續保持熱情。

  民主黨則“反特朗普”情緒不減,持續抨擊其政府行為。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稱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為“薄弱的協議”,中國承諾短期購買美國商品不會解決美國繁榮與安全的根本問題,也將破壞美國長期經濟增長機會。眾議長佩洛西強調,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不應取代對人權的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