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兩岸共同締造統一的探討

http://www.CRNTT.com   2020-01-26 00:04:41  


 
  那麼,該怎樣看待中國、大陸、台灣這樣一種複雜的關係呢?在此,筆者不揣冒昧地提出,究其本質,中國、大陸及台灣應該是本體與實體的關係,即中國是中華民族以國家為形態的本體,大陸和台灣則是中華民族的兩個政治實體,即使這兩個實體各自都以自身為主體,也不能取代中國本體。據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祇有一個中國,它就是本體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永遠都是。中國的統一是結束分治,回到中國本體原有狀態。無論是本體中國,還是中國本體,都包含台灣,這就是我們的種種麻煩所在,但也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所在。這是第二個基點。

  3、從本體中國到統一大中國

  兩岸關係遭遇的一個巨大障礙在於,廣大台灣同胞由於歷史創傷、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原因,傾向於長期維持兩岸分治現狀。他們當然知道“台獨”不僅是危險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懂得,理想的國家統一是美好的,但又是遙不可及的。他們更多的是擔心統一帶來巨大的、急劇的和難以適應的變化,寧願讓兩岸分治的現狀長期維持下去。對未來統一(即所謂終極統一)前景的憂懼甚或恐懼使很多人抵制兩岸關係的積極改善和進展,哪怕是以和平發展為外在表現的改善和進展。其重要的心理基礎就是認為,中國大陸大,台灣島小;大陸迅速崛起,實力猛增,台灣發展不力,脆弱無力,統一意味著大吃小,大陸“吞併台灣”,台灣現有的一切都將消失於統一後的中國。其實,這是無謂的過度憂慮。

  從現實情況看,兩岸雙方作為本體中國的兩個政治實體,要通過和平發展的方式處理好彼此的關係,並穩步推進,逐漸創造條件實現國家統一,一定會是採取基於現實而又超越現實的模式企及目標的。基於現實就是承認兩岸是本體中國的兩個擁有治權的政治實體。超越現實就是彼此都不以消滅對方為目標,而是以一加一大於二為目標,即由雙方共同締造統一的中國,它大於中國大陸、更大於台灣,也大於二者之和。這就是超越現實,既是空間上的超越,也是時間上的超越,是一種歷史性跨越。這樣的統一中國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出自本體中國而超越本體中國。這樣的中國依然是中國,但已經不是原來的中國了,已經變成了具有超越性的統一的大中國。祇要為統一中國即大中國設計一個完備的方案,並加以法律保障,就能奠定統一的基礎。筆者堅信,實現超越後的大中國一定是統一中國的歸宿、中華民族的新生、炎黃子孫的共業。這是第三個基點。

  (三)誰主張統一由誰來設計

  1、大陸應掌握主導權

  台灣社會一不接受統一,二不思考統一,三不設想統一。台灣方面除了少數統派公開支持統一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大多數人是不會有所動的,不管是表示贊成統一,還是討論台灣方案。對他們來說,障礙和困擾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民進黨當局實行綠色恐怖的情況下。第一,祇要一探討“兩制”台灣方案,就表示贊成統一了,就會招致麻煩甚至迫害;第二,即使另提一個方案,也是以統一為前提和前景的,也有相當大的風險。故此,儘管新黨公佈了它的八條《“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其舉動也受到了大陸有關方面的基本肯定,但我們不太可能寄希望於台灣方面提出諸多統一方案。主張統一的大陸方面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要思考和設計統一方案。主張統一的設計統一,當然就掌握了統一的主導權。統一當然不是大陸單方面的事,要與台灣方面協商,但大陸不主動、不主導、不推動,永遠無法開始協商。大陸不設計出一個基本的統一方案,雙方便無從協商。實事求是地說,即使台灣方面有人願意設計,也難以獲得台灣社會的認可,且不說能不能被大陸方面當做協商的基礎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