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經濟危機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戰略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0-10-27 08:22:21  


 
  經濟危機  對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衝擊

  文章稱,二戰以來,聯合國、世貿組織和美元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形成了支撐國際政治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由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必將對這三大支柱造成巨大衝擊,從根本上動搖當代國際政治經濟體制。

  以美元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遭受重創。為挽救危局,美國政府一方面大量增發貨幣,挽救瀕臨崩塌的信貸市場;另一方面推行信貸寬鬆政策,強力降息,刺激經濟發展。但這樣做無異於飲鴆止渴。自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成為以美國經濟為根本信用保證的全球信貸貨幣。在經濟全面蕭條的情況下增大美元流通,不僅將使美元持續貶值(這一過程中美元止跌回升只是暫時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各經濟體在危機中捆綁美元以自保),更惡劣的是將導致整個世界金融體系的信用危機,持續下去,必將從根本上動搖美元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

  脫胎於《關貿總協定》的世貿組織,是以市場經濟為前提、自由貿易為原則的經濟全球化的產物。這次危機雖然不會顛覆自由貿易原則,但必將促使各國注重實體經濟(尤其是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從而導致製造業本土化、經濟區域化的發展趨勢。隨著國際貿易量的相對下跌,對外產業投資減少(投機性資本運作則將增加),經濟全球化放緩甚至停滯,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潮,各國間更加依賴通過雙邊或多邊談判強化經濟合作、解決經濟糾紛,以及非正式多邊組織(如G8+5、G20 等)的發展和強化,世貿組織的影響和作用都將大幅下降。

  這次經濟危機極大地削弱了聯合國。聯合國及其所屬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制定並維護國際事務中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為世界各國表達、協商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提供必要平台;協調國際衝突,制約暴力戰亂。這次經濟危機進一步表明,由於沒有自己的經濟管理機構和經濟資源,聯合國在目前經濟危機引發的國際爭紛中,已經被邊緣化。

  長期來看,經濟危機消弱了美國,更加傷害了歐洲。歐美(包括日本等發達國家)之間在反恐戰略、經濟利益、貨幣政策等各方面的分歧將長期存在,這必將損害歐美在聯合國中傳統的合作協調方式,從而進一步制約聯合國發揮以上三項職能的空間和能力。

  另一方面,全球性經濟衰退和環保工業經濟的興起,使包括俄國、伊朗及中東各國在內的原料出口國面臨長期壓力,更加凸顯他們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與發達國家的利益衝突。而聯合國在解決這些利益衝突中長期的無能為力,將近一步削弱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導致其地位與影響的式微。

  在世界面臨重大變化的過程中,現行國際政治經濟體制的式微,進一步加大了轉變過程的複雜與危險,同時凸顯了大國關係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