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要為低增長做好長期準備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08:02:18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兩周年,雖然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由新興市場引領,全球進入了復甦的軌道,但經濟依然困難重重。當前經濟復甦滯緩充分表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遠未結束。金融危機嚴重時期,各國出台規模空前的救援措施,這些政策性的外生因素並沒有轉換成持續的、自主增長的內生動力,全球實體經濟的復甦之路依舊十分曲折和艱難。

  上海金融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再次下行,需要從經濟周期的視角去審視。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短、長、中”三重經濟周期下行的叠加期。在政策刺激效應遞減、庫存回補結束影響下,全球經濟短周期內的快速回升已於2010年一、二季度見頂。從大的趨勢看,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景氣周期的下行階段,全球尚未走出大周期的底部,仍面臨著較大的周期性調整壓力。

  通常而言,經濟周期按其長度和循環變動不同可以分為四類:基欽周期(3年左右)、朱格拉周期(10年左右)、庫茲涅茨周期(20年左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年左右),分別對應著“庫存周期”、“資本投資周期”、“房地產周期”以及“技術創新周期”。

  庫存周期在本質上反映的是企業生產對需求波動的適應,因此庫存投資短期波動性強,而且庫存投資與GDP之間存在“順周期”特點,所以庫存變化往往被作為反映經濟波動的重要指標。8月份,全球新訂單增速降至一年以來新低,隨著新訂單增速減緩和重建庫存力度的減弱,新訂單-庫存比率降至1.05,已略低於本世紀初的經濟擴張期之中三次工業生產減速時期(2003年初、2005年中和2006年末)見底時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