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13當事人親歷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09:49  


   
  雙方的第一個分歧便是尼克松的專機問題。美方堅持,尼克松在華期間——包括還要訪問的上海、杭州兩個城市,全部行程都要乘坐自己的專機,既是安全考慮,也是他們的慣例。美方解釋:按照美國憲法,美國總統是唯一有權在24小時內發布戰爭令的人,所以總統無論跑到哪裡都要和白宮保持聯繫,他乘坐的專機也隨身帶有核武器密碼,坐中國飛機是不能保證這一點的。

  而中方則認為,當時中美雙方尚未建交,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專機到中國,但在中國境內則必須乘坐中國方面提供的飛機。“我們很強調自己的領空權,不能允許未建交的國家從自己的領空飛過。”而中國方面的伊爾18飛機,是周總理出訪時乘坐的,安全絕無問題。“如果你們擔心,我們的總理也可以陪你們坐。”

  雙方僵持了很久,最後據說是尼克松親自出面,美方做了讓步。關於總統座機,最後達成這樣的協議:總統專機先飛到上海,上海飛往北京時,不必轉乘中國專機,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組帶領一名領航員登機——於是這便有了唐龍彬登上美國專機的經歷。“7人小組有點代表國家主權的意思。”唐龍彬回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為“空軍一號”做領航任務的,正是上次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巴基斯坦飛行員擔任領航的飛行大隊長徐柏齡。

  而尼克松在中國境內的訪問——由北京到杭州、杭州到上海,則由周恩來陪同,乘坐中方提供的伊爾18飛機。提及這一段時,有文章稱從杭州到上海的航行,是周恩來上的尼克松的專機,以示還美國人一個面子,唐龍彬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

  美國人一直強調的通訊問題是這樣解決的:“尼克松帶兩個通訊人員上我們的飛機,他們的‘空軍一號’跟在總理的飛機後面飛,這樣總統的信息隨時可以通過通訊人員傳到後面的飛機上。”從技術手段上保證了總統的特殊使命。“尼克松後來也感謝我們提供的方便。”唐龍彬說,當時對這方面了解不多,後來才知道美國總統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要乘坐“空軍一號”,尼克松的中國之行的確是破了例,由此也可以看出尼克松到中國的誠意。

  空中交通工具解決了,地面交通工具又成了第二個分歧。“他們一定要自己運防彈車過來,我們堅決不讓——他一運來,汽車裡面裝了什麼,我們很難預料,而且也不好去檢查。”中方堅持尼克松坐中國方面提供的車。美方最後也讓了步,唐龍彬回憶,當時中國只有兩輛蘇聯產的“吉斯”牌防彈車,一輛是毛澤東的,另一輛曾屬於林彪。為了尼克松訪華,這兩輛車都被調用過來。

  美國已有自己一套完整而系統的安全策略,某些方面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未免覺得有些霸道。“無論是談判還是參加活動,美方都要安排他們的警衛到現場打個前站,帶上先進的工具去測試。”而有些地方中方又堅決不允許他們去。當然最後結果是雙方的安全人員同時出現在現場,不過那時候,中國方面似乎還是靠“人海戰術”,四處遍布便衣;美國人則在技術方面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當時陪同美國記者的資中筠回憶,尼克松在游長城時,她經常會發現美國安保人員拿起一個黑色小盒子在說什麼,“聽他的通話,他是在通知另一個警衛:現在總統走到什麼地方了、他身邊都有誰。我才知道原來他們的警衛是那麼做工作的”。資中筠也是後來才知道,讓她覺得很“挺新鮮”的小盒子叫Walkie-Talkie,中文叫步話機,“那時中國人根本沒見過這種東西”。

  意外的大禮

  按照日程,尼克松到達的當天下午16時,是周恩來與尼克松在人民大會堂的會見。隨訪的美國記者在人民大會堂門前苦等應來參加會談的尼克松而未果。一向守時的尼克松的“遲到”曾引起種種猜疑。直到17點55分,“謎底”才揭曉——白宮發言人齊格勒突然向記者宣布:在到達北京3小時後,尼克松總統與毛澤東主席舉行了會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