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新聞1+1”節目曝光楊達才和他的名表 |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美國《僑報》9月22日載文《建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是反腐正道》,摘要如下:
繼因“煙”倒掉的官員周久耕之後,又有一位地方官員因“表”倒下了。在特大車禍現場“微笑”、被微博扒出身有多塊名表的“表哥”——陝西省安監局長楊達才,終於在事發近一個月後被證實真不乾淨。陝西官方9月21日稱,楊達才存在嚴重違紀問題被撤職,並被發現“其它違紀問題”。就在同一天的早些時候,因陝西以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為由拒絕了公開楊達才的收入情況的申請,還正是大陸媒體焦點。
在輿論大呼網絡監督勝利的同時,顯而易見的是,“表哥”事件正是中共在官員財產公開上問題的又一體現。其一,官員財產公開並無明確而完備的制度。雖然1995年起中共陸續出台《關於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收入申報的規定》等5個財產申報規定,但這些僅只是官員對上級的內部“申報”,並無面向普羅大眾“公開”的規定。於此,陝西地方的“不公開”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其二,官員財產申報收效甚微。自實施有關規定以來,鮮見有官員因此被查出問題,倒是聚集“群眾的眼睛”的網絡監督,讓好幾位官員的財產“走光”丟了烏紗,這種等待官員“一不留神”、具有偶然性的被動網絡監督,對中共反腐工作而言,顯然比諸主動防禦、完備制度化的財產公開制所產生的成效相去甚遠。
進一步言之,中共官員財產公開推進艱難。這種艱難體現在,17年的內部財產通報規定行使至今,從2009年起才有新疆阿爾泰、浙江慈溪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地方對面向公眾公開進行試點;1994年《公務員財產收入申報法》被列入八屆全國人大立法規劃也已17年,至今仍遲遲不見蹤影。更為直接的說明則是,溫家寶在2012年《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講話中,就“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明確指出將“研究推進”在“一定範圍內”的“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