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據腳印”易失密 個人信息急需裝上“安全鎖”
http://www.CRNTT.com   2020-07-02 18:52:36


  當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顯現,人類加速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帶來便捷化數字生活,但個人信息也常處於“透明”狀態。怎樣保護大數據時代的“透明人”?如何給個人信息裝上“安全鎖”?這些都成為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嘉賓關注的焦點話題。

個人信息被“瞄准” 新型犯罪層出不窮

  大量數據集聚開發使用,帶來諸多便利,但風險也在集聚。貴州省公安廳網安總隊政委魏文說,當前各種互聯網模式,例如手機APP應用、社交軟件、各種認證服務均在主動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但對其安全監管卻往往處於鬆散甚至失控狀態。近年來偵辦的一系列案件已經充分暴露出企業、個人數據信息安全管理的嚴峻性。

  近三年來,全國共有58個招生考試院考生網站被攻擊,導致大量的考生信息洩露,引發詐騙、盜竊等各種刑事犯罪。以震驚全國的黔南州1.2億元電信詐騙案為例,貴州網安部門破獲該案件後倒查發現,該案件就是因為包括被詐騙人個人信息在內的黔南州教師信息被洩露,在境外的犯罪嫌疑人利用網絡精准開展詐騙所致。

  2016年12月,網傳疑似京東用戶數據被明碼標價售賣。數據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個維度,數據多達數千萬條。隨後,京東官方確認了數據洩露的真實性并表示已經完成了系統修複。

  專家提出,近年來,網絡犯罪正在從零散的黑客技術愛好者以好奇和展示技術能力為主的攻擊,向利益化、產業化、集團化的犯罪轉變,甚至出現“網上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分工越來越明細,出現成體系、專業化的趨勢,而且國內國外遙相呼應,給國家和個人安全帶來很大的風險和挑戰。

“數據腳印”加大個人信息洩密風險

  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31億,手機網民達6.95億,手機支付用戶規模達4.69億。互聯網信息服務消費達45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6.1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