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據腳印”易失密 個人信息急需裝上“安全鎖”
http://www.CRNTT.com   2020-07-02 18:52:36


 
  “智能化是把雙刃劍,會讓個人信息保密脆弱化。”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總工程師王軍說,全球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逐利化特征日益明顯,利益驅使高、受害主體廣、攻擊方式多、社會危害大。

  去年9月,美國雅虎公司因自身技術安全漏洞被網絡黑客利用,造成5億雅虎用戶信息被竊。網絡空間治理的相對缺失,進一步增大了大數據風險管控的難度,致使大數據安全防護的內外壓力陡然上升。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殿中認為,從個人隱私風險來看,“數據腳印”這個痕跡的屬性更加大了被洩密、被濫用的可能性。在大數據時代,無論是購物消費、網絡聊天等瑣碎的小事,還是買房、結婚、生子等人生的大事,都不可避免地在各式各樣的數據系統中留下比較重要的“數據腳印”。就單個的系統而言,這些細小的數據可能無關痛癢,但一旦將它們萃取整合,就會使敏感的信息迅速還原,個人隱私無所遁形。

  同時,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和智慧生活的不斷融入,大數據資源的獲取渠道開始呈現便利化、便捷化的特征。過去難以獲得的敏感隱私在大數據時代可能變得唾手可得。

多管齊下為個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專家提出,如果政府部門不對大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相關行為體進行合理的規制和及時的約束,就會使個人的隱私數據洩露的風險加大,重要的敏感數據暴露的風險增多。如何打好個人數據安全的保衛戰是大數據發展造福於民而非危害於民,是未來大數據治理進程中無法回避的現實風險和挑戰難題。

  “數據的開放、數據的共享是大數據的基礎,也是利弊共享、得失兼備的雙刃劍,只有以安全做保障,這把雙刃劍才不會傷及自身。”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總工程師王軍說,6月1日起將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進一步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明確了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

  王軍等專家建議,應加強對信息網絡和關鍵領域重要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保護,加快推進數據資源權益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確大數據使用中各方行為體的權責義務,加強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的治理和懲戒。(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王麗、汪軍、白國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