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避免類似情況重演?追問國航“監督員”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19-07-17 19:38:27


  近日,國航“監督員”事件引發輿論熱議。國航的最新回應稱,涉事的牛某某確系其公司員工,但并非國航監督員,該事件為旅客糾紛。涉事另一方編劇李亞玲則質疑國航是否盡到管理和服務義務,保障乘客安全。那麼,所謂“監督員”是怎樣一種存在?機上秩序該由誰來維護?如何避免類似事件重演?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航空“監督員”是怎樣一種存在?

  李亞玲13日發微博表示,她在12日乘坐國航航班時,遇到一位自稱是“國航監督員”的女士(即牛某某),牛某某斥責在飛機滑行中使用手機的其他旅客,在行程中與多位旅客和機組人員“糾纏”并用手機進行拍攝,飛機抵達後,牛某某報警使得幾位乘客被警方帶走調查,滯留約7個小時。

  相關微博迅速引發關注,有網友指出違規使用手機旅客的不對,同時,網友紛紛好奇這位“監督員”的身份,以及她是否有資格“監督”飛機上的旅客?對此,國航13日在微博上表示其從未設置“監督員”崗位,也從未聘請過任何外部人員擔任“監督員”。但隨後,該表態被删除,部分網友還找出了國航曾聘請“社會監督員”的信息截圖。根據國航15日的最新回應,牛某某是“國航一名因身體原因休養的員工”,此次是其個人因私出行,并非國航監督員。

  那麼,航空公司是否設置有監督員呢?他們的職責又是什麼?

  資深航空媒體人士於先生表示,各航司和機場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通常會聘請一些專業人士、常旅客等對自身服務進行監督,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反饋。監督員并非航司或機場的正式職位,除了提意見的權力外,沒有其他任何權力和福利。理論上監督員不會在現場向工作人員施加壓力,更不會隨便將這一稱號抬出來幹預其他旅客行為。

  北京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起淮說:“過去航空公司會聘任一些監督員,但近些年已經逐漸沒有了,更多是由企業的專職人員對服務進行監督管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