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個人養老金可給老人們多一份心安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19:06:31


  衆所周知,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億,占比18.70%。可以預知,相關養老制度的完善情況也因此備受市場關注。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對個人養老金的參加範圍、制度模式、繳費水平、稅收政策等均進行具體規定,因為該項養老金與目前企業與個人共同(強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不同,因此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誰能繳納這種個人養老金?該項養老金又有哪些作用?何時以及如何領取?根據文件精神,基本上只要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繳納個人養老金,意味著個人養老金在繳納範圍上幾乎沒有門檻。但繳費必須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每年繳納的上限僅為1.2萬元,這符合我國老齡人口基數大,貧困老年人數量巨大的宏觀背景。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可以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指定或者開立,資金也并非“躺平”,而是可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產品,并承擔相應風險。提取則不同於商業養老保險,參加人必須達到一定年齡或者相關條件之後才可領取個人養老金,比如達到領取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等,并且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值得一提的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可享有稅收優惠,具體細則還待相關部門制定。

  雖歷經多年探索,中國的多層次養老金制度體系發展仍不平衡。以業內外最常討論的我國養老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金、第二支柱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計劃、第三支柱為普通投資者自主選擇的各類合規養老財富管理產品)來看,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身條件與軌跡下,第一層次長期占據比較優勢,第二、第三層次發展相對乏力。個人養老金制度此刻的出台,有力豐富和壯大了第三支柱。這也是在“十四五”這個重要歷史時期,面對人口老齡化這個百年之慮,頂層設計上的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衆人聚焦的還有,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大盤子”委托投資不一樣,個人養老金則是自主選擇金融產品進行投資的“小碗”,個人承擔的相應風險無疑要大不少,且與其最終能够領取的養老金額直接掛鈎,不可不慎。屆時相關金融產品的供給種類與範圍也應當得到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篩選與嚴格把控,宜偏固收不宜偏權益,宜偏債權不宜偏股權。之前一個比較好的苗頭是,以公募基金為先行者的多家金融機構已經通過養老目標日期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深度參與到第二、第三養老支柱的發展當中來,相信後續也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產品出現在這一領域。

  強制也好,自願也罷,基本養老金與個人養老金屬於養老的補充,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高個人養老時的收入,希望在喪失勞動能力之後維持個人或家庭一個體面的生活。與年輕時一樣,與年輕人一樣,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泯滅,甚至因為某些具體特質與原因,安享暮年、“終身財務安全”的需求更為迫切,個人養老金可給老人們多一份心安。(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蔣光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