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封緊舌尖安全,“食安封簽”應成外賣“標配”
http://www.CRNTT.com   2022-04-22 20:26:29


  個別外賣員不僅提供送餐服務,還“熱心”幫顧客嘗“鹹淡”?近日,北京一名外賣員當街吃一盒酸辣粉,隨後又封上蓋子將酸辣粉送給顧客,這一幕恰好被點餐顧客拍了下來。

  這個視頻刺痛了不少人:“我的外賣還安全嗎?”“嚇得都不敢點外賣了”……視頻中外賣員的行為,不僅引發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更打擊了大衆對“互聯網+食品餐飲業”這一新興業態的信心。

  近年來,外賣餐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人,同比增長29.9%。外賣行業快速發展,大量社會人員湧入成為“外賣小哥”。在巨大的從業人員基數下如何保證外賣食品安全,成為外賣行業亟待解決的重大議題。一些外賣并沒有采取“全密封打包”等硬隔離措施,導致外賣食品安全性引人擔憂。入口無小事,外賣行業與民生息息相關,修補外賣“最後一棒”上的漏洞刻不容緩。

  事實上,相關部門也已注意到這一問題。浙江、江蘇、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都要求或提倡使用開口後無法複原的“食安封簽”,為外賣食品的“最後一公裡”加一道“安全鎖”。封簽雖小,意義重大,能降低外賣食品暴露風險,起到“監管始終在場”的警示作用,同時也能厘清商家和外賣員的權責問題。

  然而,據《法治日報》報道,許多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賣。有的商家認為“食安封簽”會增加自己的成本,使用的意願不高;有的商家認為已經使用了訂書機等密封工具,再加個封簽是“畫蛇添足”;加之目前對於“食安封簽”更多停留在倡導層面,相關標准缺乏強制性……諸多原因造成“食安封簽”出現“落地難”的困局。

  要破解這一困局,相關部門還需要對封簽的運用做出相應的硬性規定,如對不加“食安封簽”的商家實行強制整改,并加大對“食安封簽”的宣傳引導和監督落實,在收到消費者投訴後及時處理,讓商家“不敢不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