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倡導外賣“食安封簽”,更要監督落實
http://www.CRNTT.com   2022-04-22 20:20:40


  近年來,外賣餐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無接觸配送”的食品外賣廣受好評。與此同時,外賣食品被偷吃、惡意加入異物等事件屢見不鮮。為提升外賣餐飲食品安全質量,今年以來,浙江、江蘇、安徽、內蒙古、天津、河北、北京等多地陸續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簽”。然而,據記者調查,很多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賣。

  外賣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光,盡管在數量上也許只是極少數,但食品安全風險漏洞卻暴露無餘。而且,這些問題到底出在商家還是騎手,責任往往難以劃分,證據不好確認。用小小的“食安封簽”給外賣加裝一把“安全鎖”,確保外賣在配送過程中不受污染,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商家和騎手的規範和保護。3月24日,安徽合肥,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展示“食安封簽”。圖據中新社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4.69億。點外賣,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飲食方式。對商家和騎手來說,消費者的信任,實為安身立命之本。倘若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信任崩塌將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影響。因此,一些偷吃外賣、惡意加入異物的行為,傷害的不只是個別消費者,還有整個行業的飯碗。

  “食安封簽”是堵住外賣食安風險漏洞的創新舉措,也是保障外賣餐飲安全的有效之舉。但在本質上,“食安封簽”還是一種建立信任的制度創新。面對生產端與需求端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食安封簽”以創新的方式,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了信任。讓看不見的信任可視化,讓信任以看得見的方式呈現,這很重要——其中的意義,甚至要遠超“食安封簽”本身。

  民無信不立。如果說牽絆一個家庭的是愛,牽絆整個社會的則是信。在陌生人之間建立信任,減少市場信任成本,是商業之美的重要表現。外賣能够成為生意,系因互聯網降低了信任成本,我們能够給差評,出問題能找到人。“食安封簽”讓信任看得見,價值亦在於此。

  在已經對“食安封簽”作出明確要求的地方,仍有商家未按要求“封”上外賣,說起來也許是因為使用封簽會增加成本等,但這些更多只是借口,或許他們根本不清楚,維護消費者的信任對於這個行業的重要價值。就像廣告的價值,除了廣而告之,更是一種質量背書,重在建立消費者信任。小小“食安封簽”,倘能贏得信任,成本相比廣告費又如何?

  對於“食安封簽”,有關部門不僅要發文,更要監督落實。凡是落實不到位的外賣商家,該處罰的要處罰,該約談的要約談。無封簽或者封簽破損,意味著外賣商家的服務或商品存在瑕疵,消費者有權拒收外賣;騎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同樣有權拒絕配送。平台也可建立外賣商家信用評價體系,對拒絕落實“食安封簽”的商家采取限流等措施,鼓勵消費者就“食安封簽”問題進行舉報。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封好“食安封簽”,讓信任看得見,讓外賣更安全。(來源: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舒聖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