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學術資源也應反壟斷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9:16:42


  知網是中國最大、最齊全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在市場占據絕大部分份額,處於事實上的壟斷地位。高校和公衆無力與之抗衡,只能被動接受其定價。此次中科院不堪高額續訂費用棄用知網,再次凸顯知網在學術資源領域的壟斷性,已對知識創造構成威脅。

  “天下苦知網久矣”,這是學術界的實情。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論文收錄、查重等,也大都要依靠知網系統。而普通學者也離不開知網,一旦論文被知網撤下,就沒有辦法統計轉載率和引用率,影響今後的文章投稿和申報課題,耽誤個人學術發展。

  作為內容服務平台,知網將學術資源以成本極低的方式收集起來,轉手就高價賣給億萬用戶,毛利率高得離譜。而且,知網近年來還頻頻漲價,引起公衆的不滿。去年,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知網擅自收錄他的100多篇論文,而讀者甚至連他自己下載文章都還要付費,最終累計獲賠70多萬元。此前,也有網友反饋知網存在最低充值、退款收手續費等問題。顯而易見,知網涉嫌利用學術資源的壟斷地位,攫取暴利。

  學術資源本是社會公共資源,知網等平台通過向公衆提供下載、查詢等服務,可以得到合理的利潤,但不應是暴利,更不該違法侵權。目前,知網的市場壟斷已衍生諸多惡果,提高學術資源的普及成本,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知識創造、學術創新,監管部門有必要介入調查,對其壟斷現象予以裁定,督促平台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學術資源普及。(來源:梅州日報 作者:江德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