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80多萬元巡視費,折射多少潛規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6 13:01:11  


  湖北省委巡視組赴宜昌市秭歸縣巡視,當地既有歡喜又有愁。歡喜的是有機會向上級領導反映問題並得到重視,發愁的則是,13個人,20餘天,開銷80.19萬元。相當於200多名秭歸農民全年收入的總和,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如何埋單?(9月14日《人民網》)

  巡視制度,是我黨一種內部自我監督模式,無論是程序正義還是實質正義,都不能打一點折扣。現如今,巡視組自身就出現了吃拿卡要的嫌疑,這還如何能保證巡視的質量和效果。該起新聞反映的問題涉及到行政領域一個新角落,引起的社會反響更是波濤汹湧。有關部門及時介入調查,還廣大公眾一個知情權,責無旁貸、刻不容緩。

  事件曝光後,秭歸縣第一時間出來解釋:這80多萬元,包括縣政府歷年的接待費。但究竟是從哪一年開始“歷”,“歷”了多少年,語焉不詳,如此說法,不但失去了公信,還很有些此地無銀的意味。

  退一步講,即使這些費用中確實存在往年賬,那此次贈送巡視組的禮品清單,又作何解釋。從新聞中得知,禮品一項總額113477元。包括給巡視組成員每人一件襯衫,共9件,總價8100元;15件運動服,總價40297元;24雙當地特色布鞋,總價10080元。一件襯衫近千元,一雙布鞋數百元,顯而易見都是品牌。巡視組外出巡視,是一種公職行為,無論按照黨紀還是國法,都禁止收受任何禮品。這一點,從巡視組的組成成員行政級別(均是處級、廳級)來看,應該爛熟於心,而作為被巡視對象,於公於私,更應該“避嫌”。但現如今,無論是送禮的,還是收禮的,彼此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