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論壇:香港中產階級困境與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00:31:31


新世紀論壇連同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於6月21日舉辦《香港中產階級的困境與出路》思想者論壇。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記者 葉紹堅 畢捷宜)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多個不同場合公開承諾扶助更多新興產業,提供社會流動機會。昔日優越的中產階層,近年趨向下流的趨勢,在當前經濟和政治環境下,如何壯大中產為香港保住繁榮穩定呢?新世紀論壇連同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中評社香港總部共同舉辦《香港中產階級的困境與出路》思想者論壇,深入討論中產階層近年有向下流的趨勢,及如何壯大中產,保住香港繁榮穩定。

  論壇由新世紀論壇召集人馬逢國主持,與會者包括新論壇副召集人曾勵強、新論壇副總幹事陳志輝、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新論壇理事佘繼泉、蘇俊文、沙田區議會議員龐愛蘭、以及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教授吳有家。

  論壇發言全文整理如下:

  馬逢國:今天的討論分開兩個部分,首先第一個部分是希望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產階級在回歸15年後到底出現什麼問題,發生了一些什麼的變化,是不是在萎縮,然後呢,中產階級的生活有什麼變化,這個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大家可以切身體會,因為我認為基本上大家都屬於中產階級,包括我自己本人。另外,一個探討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認為中產階級對整個社會付出很多,以前不需要政府的照顧,可是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提出一些訴求,跟過去不一樣。回歸以前的中產階級,從來都不需要政府的照顧,唯一就是要求減輕稅務。那為什麼中產現在有那麼多的訴求呢?出現的問題是什麼?也有人提出,中產階級向上的流動性減低了,這是不是事實?大家的感覺如何?身邊的朋友的感覺如何?都可以表達一下。然後,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如何增加流動性,讓中產階級可以更好的發揮社會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我留待一會兒再談。

  吳有家:我從普通香港中產階級的角度出發,講講我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香港中產階級確實是在萎縮。剛才馬召集人提出了,以前香港的中產階級是不需要香港政府的支援或者扶助,而且不僅僅是不需要,而是很怕他們來支援我們,因為政府有什麼支援的話,即等於我們的自由度減低了,那為什麼現在會變成越來越多訴求呢?是因為整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結構,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很簡單,如果一個中產階級的人,他在香港可以找到自己發展的機會,有謀生能力就可以發揮,那誰都不願意有其他人來干預他的生活。問題是,現在的中產階級是越來越難發揮他們的才能,不管你是什麼PHD、MBA,不管你是什麼很有學歷或者能力的人。

  現在的香港,你想找一個可以發展的空間,相對15年前是比較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經濟上的原因,我們最大的根源就是我們的房地產太貴了。這個問題大家都在說,但是對中產的影響不僅是買不起樓的問題,而是房地產價格一貴,我們廣東人說“一濶三大”,就是一個問題拉動了所有生活費,生活成本就會增加。從打工的來說,他每天的消費就比以前增加很多;從中小企業來說,雇用員工、租金、經營成本全部都漲,很大的關鍵是租金,租金除了影響中小企的老闆之外,他雇用的人也會影響到生活成本,他沒有更高的工資根本不能生活,所以就有了最低工資出台,形成雇員跟老闆之間的矛盾。但是,這種矛盾的原因不是中小企業的老闆沒有良心,而是他的成本太高,打工仔的成本也太高,所以我們很多中產,包括中小企業的老闆或者是專業人士、或者是像我們這樣,不貪心,只是想要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都比以前困難,原因就是中產階級的能力沒有以前這麼容易發揮,也不像以前一樣容易找到一個可以發展的空間,那這個是什麼原因造成呢?剛才我講到兩個原因,經濟結構牽涉到政治結構的問題,以前很簡單的社會,現在的政治結構,大財團有它的代表,就算大財團不用進議會都有它的代表,有什麼問題就打電話到北京,他們可以有直線跟胡老闆、習老闆聯繫,基層的有泛民,政府有什麼不好就罵,所以政府就派6000塊,可是沒有人為中產發聲。

  中產階級在現在的政治結構裡面,他們有困難,是沒有一個能代表來發聲和爭取的團體或管道,這個也是跟以前,跟馬先生說的,以前的中產是不需要政府服務的,但現在就是因為我剛才講的情況而有所改變,他們自己不能跟以前一樣來幫助自己,政治上也不能找到一個能幫助他們的人,所以就變成一個困局。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香港的中產階級的前景是非常悲觀。中產階級前景悲觀,也就代表香港社會的前景也是悲觀的。這時我的個人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