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陸專家:大中華將修訂全球經濟遊戲規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4 09:57:02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秘書長任以鋒昨日在台表示,就是兩岸相互借力使力,讓中華經濟圈形成全球經濟的新中心。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馬英九提出後ECFA時代的經濟戰略後,大陸的戰略又是什麼?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秘書長任以鋒表示,就是兩岸相互借力使力,讓中華經濟圈形成全球經濟的新中心。

  中央社報道,任以鋒經常代表大陸出席有關世界貿易組織會議與活動,對國際貿易深有研究。他在訪台期間抽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很多人不了解,中國大陸簽署ECFA時,為什麼會以近似不平等的方式對台灣大舉讓步。

  他說,這就好比大陸當年加入WTO,許多人認為將對中國汽車產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但大陸今年新車銷售量卻預計高達1500萬輛,因此,大陸看待ECFA時,絕對不會只注重關稅的高低調整,這也不是兩岸貿易爭奪的焦點。

  相互借力形成集聚效應

  提到大陸的後ECFA時代戰略布局,以學者觀點發表個人看法的任以鋒說,根據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中心外圍集聚效應」,一旦兩岸產業集聚形成廣大的市場,就會在全球經濟體系內形成競爭優勢。

  他指出,如果大中華經濟圈形成一個中心後,外圍周邊的經濟體將跟著形成非常大的集聚效應,而在目前全球經濟結構進行大調整的當下,大陸看待ECFA正是從這一思維角度出發。

  任以鋒舉例,兩岸商簽ECFA時,大陸已進行第2波的大開放,和上次沿海地區開放形式不同,這次的開放是以沿邊地區為主,以雲南對印度洋南亞經濟、東三省對東北亞、新疆對中西亞,進行全面性的大開放。

  ECFA可使兩岸貿易平衡

  換句話說,中國是抓緊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產業大調整機會,不僅透過ECFA展開兩岸的合作,也要推動區域和整個世界的合作,接著以大中華經濟圈為核心,訂定新的全球經濟遊戲規則。

  任以鋒表示,大陸全面推進產業調整的時候到了,並且將透過ECFA解決兩岸長期以來的貿易、投資不平衡現象。

  兼任中國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專家的任以鋒說,對大陸來說,兩岸貿易不平衡所造成的大陸對台灣貿易逆差,是不可持續的,而相較於台灣在大陸的投資,陸資在台灣也特別的少。

  陸借ECFA提升產業結構

  任以鋒說,如今兩岸簽署ECFA,大陸下一步可能要推動兩岸貿易的平衡,而經濟面臨環保與發展協調問題的大陸,也將借鑑台灣的經驗著手大規模產業調整,並進行必要的產業升級與轉型。

  隨著大陸的經濟轉型漸次展開,任以鋒認為,這對兩岸都是難得的好機會,大陸從製造業逐漸邁向生產性服務、服務貿易的過程中,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將可使大陸經濟升級轉型提早實現。

  至於未來兩岸貿易可能出現的爭端,任以鋒表示,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因為ECFA的爭端解決是參照世貿的原則,以及其他國際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來,「它是很成熟的東西,沒問題」。

  相反的,他認為以台灣的貿易國際化和參與全球化程度,雙方應把眼光放在仍處於發展中經濟的大陸,並根據兩岸實際情況進一步找商機、尋合作。


    相關專題: 第五次陳江會 兩岸簽署ECF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