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負面報道奧巴馬訪華 洪博培嚴厲批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3 09:11:14  


美國總統奧巴馬冒著嚴寒登上北京八達嶺長城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奧巴馬中國之行已經結束,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此行中國占據主導地位,奧巴馬顯得頗為被動,並且沒有產生太多符合美方利益和關注的積極成果。

  新華社報道,日前,新一期的美國《時代》周刊撰文稱,美中角色和對彼此態度的改變預示著兩國之間天平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正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而美國卻正在隕落”。文章還依據奧巴馬此次中國之行總結出三點啟示——

  美國如今更依賴中國

  《時代》周刊指出,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言,10年前克林頓總統訪華時,西班牙是美國最大的債主,但是現在奧巴馬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卻向中國舉債 8000 億美元。中國經濟發展勢頭正猛,而美國頽靡的經濟狀況還將持續多年。除此之外,不受美國意志控制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連同節節下滑的經濟危機更使美國在全球影響力日趨減少。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興起,對華府來說真是一種頗具諷刺意味的場面。

  有鑒於中國健康的經濟體系和日趨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北京將向美國提出要求,因為北京深知中國的繁榮與否與美國息息相關。北京已經對美國仍在膨脹中的巨大財政赤字和陰霾的經濟前景感到警醒,再加上中國手中握著的8000億美元債款和近2萬億的美元資產,中國應該意識到,美國經濟“太大太重要,因此不能讓它垮掉”,這就是中美之間應該保持的經濟關係。

  當前,美國在救市和處理地緣事務這兩方面急需中國的幫助,但是北京對華盛頓的依賴度卻沒有那麼多。雖然華府的一些人士可能會批評奧巴馬在訪華期間表現得過於謙恭而讓中方占據了主導權,然而事實是,由於中美兩國之間的權力態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才迫使美國最終改變了對待中國的態度。

  中國無意與美統領全球

  俄羅斯可能願與美國在地緣政治上角力一把,意圖恢復昔日強國地位,但是中國的目的並不在此。中國只在認為美方的倡議會損害其國家利益時才會拒絕之,伊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在伊朗有著巨額投資,並且其依賴於伊朗的能源市場,它不願看到造成伊朗政治混亂的制裁措施或戰略政策。

  雖然一再強調會遵循核不擴散條約,但是北京相信,伊朗在擁有核武器方面不應被視為一個突出的代表。

  奧巴馬總統此次中國之行意在向中國傳達如下信息: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中國應擔負起更多的責任,應作為美國的夥伴與其一道處理全球事務,並迎接諸如全球氣候變化和伊朗核問題等帶來的挑戰。遠在歐洲,這個大陸權力的中心都一致為這樣一個觀念而顫抖——華盛頓將和北京聯合起來組成一個統領全球的 “G2(兩國集團)”!但是,歐洲大可不必為此擔心,因為中國業已作出了拒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