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新型屏蔽布可令電磁武器威力衰減為千分之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3 08:50:13  


解放軍野戰指揮所的偽裝。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冰封雪凍的帕米爾高原,氣溫驟然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然而,在海拔4500多米的某團駐訓營地,一頂頂被冰雪覆蓋的帳篷裡卻很快溫暖如春。隨著高原暖風機的開啟轉動,10分鐘內,室內溫度便上升到了18攝氏度……

  中國青年報報道,“整個冬天裡,3000多名官兵無一人凍傷。”總後勤部建築工程研究所所長張茂功告訴記者,高原暖風機只是該所研製的諸多野營裝備中的一項。作為全軍唯一承擔野營裝備、倉庫裝備、搶修搶建裝備和工程偽裝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該所成立50年來共完成重大科研項目400多項,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191項,其中70多項填補我軍後勤裝備空白,裝備部隊近50萬台套。

  從1000米到1米,信息竊取幾乎成為不可能

  2006年的北京,一頂看似普通的帳篷展開,總後廖錫龍部長帶著一部手機剛剛走入,手機屏幕上的信號便消失了。這頂帳篷就是被三軍譽為“信息保護傘”的電磁屏蔽帳篷。

  現代戰爭中,電磁武器被稱為“超級殺手”,一旦遭受它的攻擊,指揮通信系統將陷入全面癱瘓。針對這一威脅的防護手段,曾是我軍的一個空白。2001年,由建工所所長張茂功、高工韓建軍領銜組建的攻關小組,向該領域發起衝鋒,“但要攻下這一技術保壘,可謂困難重重。”

  當時,掌握這一先進技術的國家嚴密封鎖信息,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借鑒。而這個項目本身又極其複雜,涵蓋野營住房、特種紡織、電磁防護、環境控制等多個專業,技術要求很高。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攻關小組決定強強聯合、軍地聯合。

  在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單位協助下,經過6年反覆研究試驗,一種高性能電磁屏蔽布終於誕生。用這種材料做成的帳篷,可以使帳篷外電磁武器攻擊的場強衰減到原來的千分之一以下,防信息洩露距離從1000米降至1米,“信息竊取幾乎成為不可能。”

  “面對高科技條件下的戰場,科研單位瞄准的必須是世界軍事前沿。”所長張茂功說,“未來戰爭怎麼打,科技攻關立項就要怎麼搞,要在前沿性、戰略性,特別是高新裝備和技術上下功夫。”

  軍事工程偽裝是世界性難題。從2002年開始,建工所總工程師陳宏書牽頭組建科研團隊,5年中提出1000多個設計方案,3萬多種實驗配方,終於突破了偽裝材料耐候性不良和仿真性差兩大難關,研製出3個系列、32個品種的防光學、熱紅外和雷達等多波段偵察的工程偽裝材料。這些成果應用於多項戰備工程,目標被發現概率由偽裝前的92%降至3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