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以祥談從黃河絕戀到長津湖 看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10-29 00:37:48


 
  胡以祥表示,《長津湖》長達3個小時,內容對戰爭的描寫是血淋淋、殘酷且表達出勝利所需要付出的犧牲及代價的,傳遞出“中國在面對強敵環伺與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中國人其實可以運用智慧、戰略來超前部署、反敗為勝。縱使“中國軍隊在天寒地凍之下,只靠步槍、手榴彈,也能戰勝美國的飛機、機關槍與坦克”。

  胡以祥強調,這種堅苦卓絕的描繪所傳遞的訊號,都有助中國軍民意識當前中美對抗的現實。“70年前的中國軍隊可以打敗美國,70年後的中國軍隊更邁入現代化,因此依舊不畏美國這個對手”這樣的訊號,其所彰顯的“民族精神”、“愛國心”與“戰略觀”都更讓人敬佩。

  此外,胡以祥還說,《長津湖》還表達出中國軍民堅守崗位,願意為群體奉獻、且勇於服從並執行上級設定的戰略部署。最後“冰雕連”更凸顯出屹立不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精神。

  胡以祥表示,當前美中已實質朝向長期對抗邁進,中國大陸也透過各種管道淺移默化地充實百姓的愛國精神。畢竟美國已認定中國崛起的必然性,因此想先下手為強,對中國進行壓制。但美國很難壓制,因為美國本質上存在著“天生的缺點”,那就是美國人民過於懶惰、浪費、不努力。

  胡以祥觀察,過去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靠世界各國的菁英在美國這塊大陸追尋屬於自己的“美國夢”,這些菁英填補的美國的創造力,貢獻是無以倫比的。如今中國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教育體系,也想吸引全球“非英語系”的優秀學子來中國學習中文,這些願意學習中文的優秀學子,未來將有更多機會留在中國、貢獻給中國。

  胡以祥指出,中國現在的創新、研發能力已經追上美國,這代表有更多優秀的學子不選擇赴美,這些人的抉擇會影響、削弱美國過去的基礎研究人才,畢竟這些人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很嚴謹的數理教育,其紮實程度更遠勝美國的數理教育體系,只要這些人才留在中國並投入科研,都會讓未來的中國更加強大,拉開美中競爭之間的距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