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白蒲鎮楊家園的周粉英(中)曾在1938年曾被日軍抓去擔任慰安婦。(照片:黃子明提供) |
中評社高雄9月12日電(記者 高易伸)18年來足跡遍佈兩岸、日韓、菲律賓等地,以鏡頭紀錄慰安婦生活的攝影師黃子明向中評社分享了自己的拍攝心情。他自2000年開始接觸慰安婦,迄今共近距離拍攝上百位名慰安婦,當中更有一半以上是台籍慰安婦。
黃子明說,以攝影師立場,他也曾思索過要如何呈現這批受害者的影像?是再一次複製受傷記憶以博取同情?或呈現影像手法去滿足自己的創作慾求?但他最終選擇用歷經滄桑卻堅強活著,以女性重建身體自主及價值的過程出發。黃強調,“這群慰安婦阿嬤的生命、韌性與勇氣”應該讓更多人去感受。
黃子明長期與她們互動,對於她們鼓起勇氣摘下戴了超過一甲子的面具,面對各方社會道德壓力,及日本政府迄今不願認錯道歉的精神暴力趕到難過,但不論這群阿嬤的出身與過往如何,他覺得都值得大家給予更多關注與掌聲。
對於關注戰後議題,黃子明說,他的三叔公年輕時被日本抓去南洋當軍伕,客死異鄉、膝下無子,於是父親便把他過繼給三叔公當兒子,直到後來從事攝影工作也牽動他想拍攝台灣這些曾經參與過戰爭的老兵與慰安婦一個楔子。
黃子明向中評社表示,最早跟台籍慰安婦接觸始於2000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東京大審”開始,當時他自行前往第一次親眼見到這麼多的慰安婦,於是開始瞭解發生在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與台灣的慰安婦身上的故事。因為貼近她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有機會掌握阿嬤們生活中不一樣的面向與機會。
黃說,記得有一次有位沈中阿嬤對他說,“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結束了”。在接觸慰安婦阿嬤後他發現,大家的命運其實都很悲慘,因此他想表達最真實的樣貌,是一種生活的壓力與生命陰影的圖騰。
黃子明說,記得有一年他探訪一位苗栗的原住民阿嬤,當時她剛遭受喪夫之痛跟社工人員抱頭痛哭,當下氛圍讓他忘記按鏡頭的職業本能;還有一次在高雄訪視時見一位阿嬤把年輕社工員當孫女般自然擁抱,還拿出戰時逃難所攜帶的箱子供他拍攝,箱子裡全裝滿她和已逝丈夫的回憶,也包括戰時身體受殘害的記憶,那些阿嬤珍藏半世紀的東西毫不保留地在他面前攤開,他覺得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