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分析:港府要撐基層 亦要讓中產齊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00:22:18


 
  英國則有一個名為“工作稅務優惠(Working Tax Credit)”的計劃,合資格人士每周工時超過30小時,入息在指定範圍內,便可以領取津貼金額一至三千英鎊,夫婦的津貼額較高,不考慮有沒有小朋友。面對有小孩的人士,另有一個名為“子女稅務優惠(Child Tax Credit)”的計劃,同樣加入遞減機制,父母每年收入低於2萬英鎊,每名孩子可以領取二千多英鎊;收入高於二萬英鎊,津貼額便會遞減。但是,該計劃的漏洞在於,父母即使沒有工作也可以領取子女稅務優惠,計劃因此頗受爭議。

  可以看到,類似“低津”這樣的政策並不新奇,也並非香港獨有,但在補貼低收入人士、鼓勵就業及自力更生的同時,特區政府也須注重資格審查及分級劃分,避免英國漏洞,讓資源合理配置,真正惠及有需要人士,在受惠人士滿足其基本需要、實現自我發展,達至一定收入水平時,亦需及時截斷補貼。“低津”推出之後,中產最大的憂慮在於“錢從哪裡來”,其次是“錢會怎麼花”。前者需要港府嚴控水喉,發展經濟,創收之餘不會增添納稅人負擔,後者需要港府嚴謹把關,嚴格執行入息、資產及相關審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在保證工作誘因之外,避免福利主義。

  據估計,有關計劃一年支出大約30億,加上其它支出,預計推高政府年均福利開支到近600億。從數據上看,政府過去三年的盈餘分別達到751億、737億和649億,累積財政儲備達到七千億,在年經常性開支達2600億元的基礎上再增百億福利開支,似乎杯水車薪。但是,根據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此前預計,在GDP與政府收入大致同步上升,開支上升得快一點的前提假設下,估計到2022年,香港就會出現永久赤字,2030年,財政儲備就會用光,證明公帑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財爺亦於網誌直指,“即使今天有再多的儲備,也有耗盡的一天,須要加稅或靠借貸度日。”

  推出津貼不是只為搏取掌聲,“低津”政策涉及大量公帑,覆蓋面甚廣,並且是恆常措施,政府施行除需顧及長遠財政承擔,亦要集中幫助最有需要的人群,突出政策中鼓勵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正面因素,以達到扶貧和防貧的效果。另一方面,中產人士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當然也不能只有付出沒有“糖”收。報告提出有關發展經濟、培育下一代、土地房屋、環保和保育、醫療以及政制及行政的相關舉措,受益更大的確是中產人士,但這些計劃畢竟難見即時效果。雖然與貧窮人士攀比福利並無意義,但在賦稅重、福利少、樓價高企、生活壓力不斷加大之下,中產有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擔憂,有“眼紅”低收入人士的表現,也是人之常情。政府需要安撫中產情緒,關鍵要有見得到、可到手的優惠。

  梁振英的施政報告以《讓有需要的得到支持,讓年青的各展所長,讓香港得以發揮》為題,首項提到支持需要。他19日又在《香港家書》中表示,七百萬人是一家,七百萬個家人要齊心、要努力,積極推動經濟發展,並且處理好貧窮、老年社會、環境和青年向上流動等問題。中產面對愈趨沉重的生活壓力,同樣面臨上升需要。當局在推出報告之後,亦應切實落實承諾,為中產創造良好發展機會,真正營造不斷向上流動的社會環境,而在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也應考慮適度推出稅務寬減或其它惠及中產的措施,以回應中產人士的訴求,體現對中產的關顧,兼顧公平,讓社會真正“齊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