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拉德在白皮書發佈會上 |
這種立場變化引發輿論的熱烈討論。《悉尼先驅晨報》駐北京記者約翰•加諾特(John Garnaut)寫道,“吉拉德的白皮書說辭友善,卻顯露出對於日益強大中國的躲避心態”。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份白皮書顯得更加務實。的確,務實正是當前中國領導人所推崇的理念,也是所有希望與之進行緊密交往的國家不可不遵循的態度。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澳大利亞不斷對其經濟前景進行考量檢視,力圖融入亞洲經濟版圖。這一構想已在近年逐漸實現。一改以往依賴歐洲及美洲的傳統經貿關係,澳大利亞逐步轉向亞洲,眼望中國,逐步將中國變成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雖然中國投資在澳大利亞全部外國投資中的比重仍然不高,但中國在澳投資的發展速度卻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然而,戰略上看,想要通過中國謀求發展,經濟合作遠不是全部。首先,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必將推動中國政治影響力的上升。現在,中國已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都大的策略和實力,可以更加輕易地對一個國家施加影響,在國際事務上刺激中國或與其衝突將可能付出比以往都大的代價。而且,澳大利亞與中國在政體、決策機制及管治上都存在實際的巨大差異,這是正與中國開展越來越緊密經濟聯繫的澳大利亞需要直面的問題。因此,與陸克文在白皮書中措辭尖銳製造對立不同,吉拉德在挑戰當前更加偏好和諧、雙贏和合作的態度。
或許,對澳大利亞及其民眾而言,孰是孰非,尚難定論。時隔四年的兩份白皮書在措辭上有如此差異,也印證了一場植根於這個國家靈魂深處的一場深層次辯論:在一場歷史性的轉型變革之中,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正日益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大推動引擎之時,澳大利亞究竟該以何種姿態應對。畢竟,對這樣一個國家採取疏遠或敵對的態度恐怕只會讓自己舉步維艱,消除民眾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和恐懼也絕非一日之功。唯一可以預見的是,這場辯論將會長期存在、愈演愈烈,國防白皮書也將比以往更加頻繁面世、更替。 |